计网笔记——OSI参考模型
OSI模型其实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计算机通讯进行的一些规范,可以理解为计算机通讯的步骤(即所谓的分层),一共七层。以下是非常浅显接地气的一些理解:
应用层
所有能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表示层
在传输之前是否进行加密或压缩等处理,用二进制还是ASCII表示......
如传输一个网页时, 可能先对图片进行压缩、加密处理,再进行切割并传输,从而节省带宽。如果服务器发来的网页使用Unicode编码,而你的浏览器用了其他的编码解析从而出现了很多乱码,那么就是表示层出了问题。
会话层
打开一个浏览器输入网址,为了让浏览器访问网站,就需要建立会话。服务器的数据流量过来以后显示在当前窗口而不是另一个窗口,就是会话层的作用。5分钟内你都没有刷新网页,会话就释放了。
可以用netstat -n查看会话
应用:远程控制木马,计算机只要与外界联系就一定会有会话,使用netstat -nb就可以查看建立会话的程序,从而找到木马程序。
传输层
可靠传输 流量控制 不可靠传输
可靠传输:一个数据包通过网络传输,接受方表示接受后发送方发送下一个数据包,超时重传
流量控制:某个服务器发来一个数据包,而接收方处理不过来,就会给服务器发个消息让服务器减小发送速度
不可靠传输:计算机访问百度,需要解析域名,于是给DNS服务器发送数据查找百度的IP地址,DNS返回一个数据包。这种简单的通讯不需要建立会话,因为一个数据包就搞定了(丢了就再问一遍呗~)。
网络层
负责选择最佳路径,规划IP地址
eg:路面施工网线断了,路由器选择另一条路径
数据链路层
帧的开始和结束
eg: 两个计算机通过一个交换机进行交互,需要识别数据帧的开头和结尾,实现透明传输、差错校验等。
物理层
定义网络设备的接口标准,规定电气标准(电压大小等),如何在链路上传输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