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从数学货币到信用体系,课程大纲收藏!

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与比特币一道诞生于2009年,它以去中心化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持续生长的数据库,为金融业的未来升级提供了一个可选的方向,也因此正吸引着全球金融巨头和投资人的目光,产生了层出不穷的丰富应用。

区块链:从数学货币到信用体系,课程大纲收藏!
在2016年区块链在中国受到极大的重视。首先是1月的时候,人民银行宣布要使用数字货币。然后在30日以后,许多中国的组织单位就开始投资区块链。中国许多大学也开始研究区块链技术,大型金融机构都纷纷表态成立区块链团队来研究区块链,区块链的讨论班以及研讨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涌现。


英国首席科学家的报告里也有提出来,他们认为应该重视区块链,把区块链当做一门科学技术来看,而且是一门有助于经济的科学技术。


应该以系统工程角度来发展区块链技术,例如基于云计算、软件工程、数据库等系统工程技术来开发区块链,区块链不只是一个加密技术或是数字货币,而是一门系统工程。
区块链:从数学货币到信用体系,课程大纲收藏!

比特币诞生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末期。在比特币白皮书,即中本聪的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中,还没有“区块链”这个词,只有“区块”(Block)和“链”(Chain)。一些人为这种超越主权、不会滥发的虚拟数字货币而欢欣鼓舞,开始积极投入到挖矿、炒币中,甚至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进行筹资(ICO),俗称“币圈”。而另一些人,包括很多专家和学者,则专注于比特币底层技术,对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和应用进行深入地研究,考虑能否将这个技术加以改进,运用到更多的领域中去,俗称“链圈”。


2012-2015年,国外区块链领域吸引的风投资金增长超过了200倍,累计投资已达10亿美元左右,创业方向主要集中在智能合约、证券交易结算、身份证明、分布式记账、电子商务、数据API以及区块链基础设施等领域。


通常我们把区块链分为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三种,比特币和以太坊都属于公有链范畴。在数字货币之外的场景中,尤其是在金融领域中引入区块链技术,将面临很多问题。如何引入以及引入哪种区块链,还存在许多权衡决策方面的障碍。


区块链的发明,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其所使用的技术,像P2P、分布式存储、分布式**的思想,十几年前就已经存在,但是如果没有中本聪那一篇开创性的关于比特币的白皮书,所有这些强大的工具,都还只是埋藏在学术论文堆里。因为这些工具单独使用,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中本聪,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系统性的、可供实践的解决方案。如果他能提前十年提出这篇论文,那么比特币就可以提前十年发明出来。所以,单个技术点,并非是区块链的魅力所在,运用这些技术的全新思想,才是区块链的本质和核心。


区块链将会是连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最佳桥梁。在未来,区块链所连接的,不会像比特币一样是无法辨别的匿名账户和价值不定的虚拟资产,而将会是千千万万真实存在的个体和公司实体。


这一过程,需要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还需要金融、商贸、法律、政府等各方面专家和人才凝聚在一起,来保证这一映射的有效性,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区块链生态系统和可信区块链概念的原因。
区块链:从数学货币到信用体系,课程大纲收藏!

2018年3月16日举办“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体系”,课程大纲如下:
第1讲:区块链的产生背景
1、第五次计算范式创新
2、无银行间组织的跨行结算
3、中心化的共享式总账
4、有银行间组织的跨行结算
5、去中心化的共享式总账
第2讲:区块链基础
1、区块链的基本概念
2、区块链的工作原理
3、区块链与比特币
4、区块链共识机制
5、区块链面临的问题
第3讲:区块链进阶
1、简单支付验证
2、侧链
3、闪电网络
第4讲:智能合约
1、智能合约起源
2、智能合约的定义
3、智能合约与传统合约的区别
4、智能合约与区块链
5、智能合约应用及面临的问题
第5讲:区块链安全技术详解
1、区块链与密码学
2、Hash函数
3、公钥密码体制
4、数字签名
第6讲:区块链编程基础
1、字节序
2、大数运算
3、C++编程基础
第7讲:以太坊-挣脱数字货币的枷锁
1、以太坊简介
2、核心概念
3、主要设计
4、相关工具
5.使用智能合约
第8讲:超级账本-面向企业的分布式账本
1、超级账本简介
2、Fabric项目
3、Sawtooth项目
4、开发必备工具
第9讲: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
1、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2、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3、区块链与共享金融
4、区块链与货币创新
5、区块链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