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征信学习心得
区块链征信名词两个重点:区块链和征信。那么什么是区块链?什么是征信?区块链在征信方面的应用是否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可行性如何,尤其在国内市场,这两者的结合是否会受什么限制?基于以上的限制,那么区块链在征信上具体可以怎么应用呢?这些问题在我脑中产生,下面我按照这个学习路径进行一个初步学习。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这个名字第一次听说是在流行比特币的时候,而区块链源自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比特币,哪个国家发行的货币?它只是一种数字形式的特殊商品,并不具有各国法定货币的特征。以前用现金交易,一个人把钱给另外一个人,不需要经过银行、支付机构、见证人等任何中介参与,因为每个现金在物理世界中独一无二,不会存在我今天用了这样纸币,明天还能用这张纸币消费。但是数字世界中,数字文件是可复制的,当一个人把现金转给另一个人是,必须要有中介机构或者一个中心参与,如支付宝转账过程:支付宝在一个人的账户里减掉一定金额,在另一个人的账户记录中增加一定金额。那么如何实现可以像物理世界中一样在数字世界中也能实现无中介、无中心的交易呢?比特币由此诞生,比特币同时具有去中介化和中心化的特征,其最底层使用的技术就是“比特币区块链”。
以上是区块链的起源,也是区块链技术首项成功的引用。那么到底什么是区块链呢?网上很多解释都太“高深”了,我看过一段中央财经频道对“区块链”的解释,比较简单易懂:区块链的“区块”类似于我们使用的硬盘的某个地方,通过密码学等技术进行加密来保证这些被保存的信息数据无法被篡改。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有个男生对女生有一个承诺,男生把这个承诺发送到了朋友圈,女生看到了截屏了,某日男生想反悔,不承认自己许下的承诺,女生拿出截屏,证明当初男生确实许下过承诺。
区块链又有哪些特点呢?区块链系统每 10 分钟会检验期间产生的所有数据(比如交易以及该区块何时被编辑或创建的记录等),并将这些数据存储在一个新的区块上,这个区块会与前一个区块链接,从而形成一根链条,每个区块都必须包含前一块区的相关信息才能生效。区块链拥有以下一些超强的技术特点:
1)异常安全:不同于公司或政府机构拥有的集中化数据库,区块链不受任何人或实体的控制,数据在多台计算机上完整地复制。与集中数据库不同,攻击者没有一个单一的入口点,数据的安全性更有保障。
2)不可篡改性:一旦进入区块链,任何信息都无法更改,甚至管理员也无法修改此信息。一个东西一旦出现就再也没法改变,这种属性对于人类目前所处的可以更改、瞬息万变的网上世界而言意义重大。
3)可访问: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可以轻松访问信息。
4)无第三方:因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它可以帮助点对点交易,因此,无论交易还是交换资金,都无需第三方的批准,区块链本身就是一个平台。
什么是征信?
百度百科了一下,征信,即个人信用报告的整理收集和评估。目前主要应用于银行业务,个人贷款、信用卡办理。银行需要查看个人的信用报告,并进行评估,这个过程就是征信。银行把各自掌握的用户信息交给专门的机构汇总,由这个专门的机构给用户建立一个信用档案(个人信用报告),再提供给各家银行使用。这种银行之间通过第三方机构共享信用信息的活动就是征信,为的是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在中国,中国人民银行是建立“信用档案”,并为各商业银行提供个人信用信息的专门机构。
那这个征信有什么用呢?它是评价你个人信用水平的一个参考依据,很多金融机构要根据你的征信来决定要不要跟你合作,要不要给你批信用卡,要不要给你放贷。征信的作用跟支付宝的“芝麻信用”类似,如果经常使用支付宝的各种功能,并且按时还白条,不逾期,那芝麻信用分就会越来越高。芝麻信用分越高,代表个人信用就越好。支付宝就可以根据芝麻信用分的高低,来决定给多少花呗额度,要不要给你开通借呗,额度是多少。
为什么大家会越来越关注征信了?我小时候是从来没从家人亲戚那里听说过“征信”这个名词的,现在“征信”可以说是流行词也不为过。我觉得征信越来越受主要有以下两点:1)物质消费需求极速增长,带来的超前消费问题,分期消费、信用卡成为新时代的宠儿;2)房价暴涨,贷款几乎成了大部分人买得起房的唯一方式。贷款的前提即是征信,从侧面提现了这方面的潜在需求。
最后就是征信的好坏问题了。并不是说我喜欢网购我的征信就比较差;或者我经常出入五星级酒店,我的征信就比较好,不是这样的。征信的好坏,最主要的判断依据有两个,一个是你历史的还款情况怎么样,另外一个就是你的负债率。降低负债率,保证良好还款记录,是目前提高个人信用记录的主要方式。
区块链与征信结合的好处?
首先,从个人层面上说,区块链能帮助我们确立自身的数据主权,生成自己的信用资产。这是个人信用生产的基础,也是我们将来的重要资产来源及保障,同时也有利于征信机构信用生产成本的降低。正如 Nova Credit 对美国移民人群的需求分析一样,这群人由于缺失过往的信用记录,但是很多地方又需要用到信用记录,如:贷款、租房,而这群人恰恰通常是高质量的借款人,这千万移民或许将产生千亿美元的新贷款,需求量大,企业也能获得不小的收益。
其次,受益于区块链中密码学的诸多成熟技术,对征信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或者直接采用双区块链的设计来确保用户征信数据安全,确保征信数据在区块链上绝对安全。这样,个人征信直接可以再区块链上做安全交易,那么我们的交易数据将来可以完全存储在区块链上,成为我们个人的信用,所有产生的交易大数据将成为每个人产权清晰的信用资源。不止于此,区块链还在人与人之间公开透明地收集和共享数据。这样,就可以将散落在私有部门及公共部门的“全部”个人数据充分地聚合起来,取之于用户,用之于用户,促进数据的开放共享与社会的互联互通。
最后,从市场角度来讲,征信市场规模庞大,且整个行业还未形成完整体系。平安证券发表报告成中国征信行业未来市场规模将达千亿;而美国富国银行预计,中国个人征信市场规模超 2000 亿。但是目前整个行业被划成一个个孤岛,信息不能共享,不能充分挖掘数据蕴藏的价值。
区块链征信在国内应用有哪些挑战?
从网上找了一张《中国征信产业发展现状图》,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征信产业分为“央行及央行控股征信体系”和“民营征信体系”,“央行及央行控股征信体系”是公共数据库,存量数据大,但商用开发程度不足;“民营征信体系”是私有数据库,信用资源有利于转化为商品,但数据量太小。两者皆可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个人服务。这个体系存在一个问题,不想共享数据,却需要获取第三方数据,传统技术架构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区块链征信面对的挑战:
数据可得性问题。国内征信领域最主要的问题是数据可得性问题,大数据确实能够获得用户的部分数据,但是用途必须合规。其中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央行及央行控股征信体系”和“民营征信体系”间是不通的。央行对于开放征信系统体系有主要两点顾虑:一是担心虚假数据的上传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失效。一些不规范的数据甚至编造的数据,加入到央行征信系统之后,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可信度下降;二是获得查询权限的机构可能会利用业务便利专卖个人征信信息,导致大众隐私泄密。如果未来,我国征信市场公共征信平台和社会征信机构双线发展格局,两者互补共存,但又相互竞争,这个数据可得性问题也会小很多。
征信数据质量问题。技术上看,利用区块链构建征信信息查询确实可以实现效率的大幅改进。区块链可以解决重复提交征信基础数据的问题,但是解决不了数据了质量本身的问题,数据库是否是去中心化并不重要。对于数据质量本身的审核,如何审核,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至于数据安全性问题,这点区块链确实可以完全满足。区块链可以做到对于涉密信息进行加密,仅供监管方节点查看,不允许其他节点查看。
区块链征信解决方案?
征信行业核心难题是:不共享自己数据,确需要获取第三方数据。那么针对这个问题,征信机构与征信机构之间可以只共享用户摘要信息,在此基础上,征信机构还可以从其他机构获取用户信用数据并形成相应的产品。这个过程有以下几个要点:
1)机构间吧原始数据保存到自己的内部链上,把少量摘要信息提交到公共的区块链保存;
2)不共享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做到多方数据共享,放大数据价值;
3)数据真实有效,且不能被人篡改;
4)参与者不是被动的提供数据,而是主动参与共享;
5)有查询请求通过区块链转发到原始数据提供方查询,这样各方既可以查询到外部海量数据,又不泄漏自身核心商业数据;
6)B 查询了 A 机构共享的数据,A 能分享部分收益;
具体如下图所示:
参考网址:
https://www.jianshu.com/p/f1ac55c76a43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19-10-28/doc-iicezzrr54188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