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使用】用高效的工具,完成高效的学习和科研
用高效的工具,完成高效的学习和科研
文章目录
前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像我一样的困惑:
- 怎么能够更有效的搜索东西,不管看论文还是搜网页,永远都有很多质量低而且无关的东西,不看怕丢东西,看了感觉浪费时间。
- 怎么梳理思路,好像看了很多东西还是没记住。
- 每次学习或者做项目,总会记录一堆的笔记,最后电脑上这里放一点,那里放一点,最后有一天需要找的时候发现,我tm都整理了写神马玩意。要么找不到,要么找到了不是最新版本。这个时候感觉整个人都郁闷了。
这对于提高科研或者学习的效率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本着提高学习和科研效率的目的,最近学习了很多相关知识,整理了一些使用心得,把他们整理了下来。
其中不少知识是来自于中科大的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这门神课,还有一些工具自己的探索和经验。这里面有些软件只是提纲挈领的介绍了一下功能,详细内容还是需要去看些资料的。
1.信息的获取
1.1 有目的性的获取知识
所谓有目的性的获取知识,是指当你知道什么问题不会的时候,你知道去搜什么。比如你去找搜索引擎,你的读书,读论文。这都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获取知识
(1)搜索引擎
每次有不会的问题的时候,可能第一个念头都是,有问题找度娘。常用的搜索引擎有百度、谷歌、bing等。但是搜索引擎是有更高级的使用方法的,这里介绍几点。
- 限定搜索文件类型搜索
我们搜索一些资料的时候,比如课件或者软件操作指南,可能更希望看到ppt或者pdf类型的文件,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在搜索关键词中加入限定条件 filetype:pdf 或者filetype:ppt 就能够搜索到你需要的东西了,这样搜索到的东西更直接更有效。
- 限定搜索网站
专业的知识要到专业的网站去搜索,假设你遇到一个很专业的问题,比如需要做xx材料,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学校里面哪个老师研究这个,可以去向他请教,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限定网站搜索的方法。限定校内网站搜索,比如 site:ecust.edu.cn
- 限定题目搜索
有时候你可能希望题目中出现哪个关键词才去搜索,这个时候可以用intitle进行限定
- 精确匹配搜索
如果你搜索的关键词不希望搜索到其他类似的东西,就可以使用"""双引号框定关键词进行搜索
- 图片搜索
有时候你可能有某个东西,但是不知道他是什么,但是你要知道,百度是支持使用图片进行搜索的,只要你有这个东西的图片,就可以马上找到他。
- 限定时间搜索
还有一些东西,我们希望能看到最近的进展,比如新闻,就需要限定时间搜索了。
百度搜索栏下面有个搜索工具,点击以后弹出界面就可以设置你需要的时间段了
(2)论文数据库
论文数据库大家比较常用,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3)淘宝
很多时候下,其实淘宝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输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产品参数
淘宝往往会有一些参数供你参考,当然,这是次要的,因为直接找技术文档才是最好的
- 实物
淘宝最大的作用其实是提供实物,很多时候我们想做一个东西,淘宝很可能有跟你想设计的东西相关的产品,这个时候,买下这个产品,拆了他,研究结构,把需要的那一部分用到自己的东西上面,你就能很快的解决问题。因为实际上,95%以上的问题,我们都不需要创新,我们只需要借鉴别人的东西,重复造轮子无疑也是浪费时间的。
1.2 无目的性的获取知识
与有目的性的获取知识相对是,是无目的性的获取知识。就是你也不知道有什么知识你不会,看到了就是赚到了。你使用的公众号的订阅就可以看做是一种无目的性的获取知识。
关于无目的性的获取知识,RSS工具比较好用,就是获取你要订阅内容的种子,把这个种子放到RSS软件里面,当你订阅的内容更新的时候,会通知你。推荐innoreader这个软件。手机端和电脑端均可以同步使用。
目前RSS使用的场景比较少,目前只订阅感兴趣的论文。不过,也可以订阅新闻、网页内容等等,你也可以把Youtube这种网站的up主也一起放进来,只要打开一个软件,就可以看到你订阅的所有网站的东西,不是很方便吗。
2.信息的处理
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好的工具,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比线性的知识体系能有利于记忆和查看
我用过 xmind,mindmanager,mindmaster。虽然mindmaster是这三个中唯一能够实现多终端同步的,但是其实并没有这个必要,放到云笔记中即可。感觉还是xmind体验感最好,手机、电脑、ipad都能用。
目前我使用xmind的场景主要是:
(1)学习课程的时候,使用xmind搭建框架性的内容,如果框架中有一些需要很详细记录的内容,我会写在云笔记或者博客中,把连接插入到这个地方,下次查看的时候直接点击连接跳转即可
(2) 读论文的时候,往往论文前面读了后面就忘,可以边读论文,边使用xmind梳理框架,并且适当的记录笔记,把xmind、笔记文件一并插入文献管理软件即可,通过endnote还可以把感悟写在research notes中。同样,当论文读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可以用xmind对论文进行分类整理,梳理一段时间看论文的框架
(3) 看课外书。其实看课外书的时候也可以做思维导图的,有些书你可能中间扔的时间比较长,下次就忘了,梳理一下,给每章写句总结,可能会好一点
(4)项目的规划。有时候你要做一个东西,很可能很迷茫,不知道前后怎么办,就可以先梳理一下,比如写上需要哪些知识,要看哪些书,有哪些实验方案可行,最后选了什么方案等等。梳理好思路,比什么都重要。
(5)课题调研。不论是什么课程ppt还是开题报告,都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的。
大概目前就想到这些
3.信息的管理
知道知识怎么查,怎么结构化整理之后,还有一件事情我们很有需求,就是怎么管理这些知识,让以后需要的时候可以立刻找到。所以还有一部分软件是用来做知识的整理和保留的。这里主要说三种情境。课程知识管理、论文管理、课题项目管理。主要的目的就是,脱离对物理储存介质的依赖,做到多终端云同步,我想在哪写,我就在哪写。
3.1 知识笔记的管理
笔记管理当然就要用云笔记,目前我只用过两种,就是有道云笔记和为知笔记。但是我因为使用markdown文本标记格式写作的缘故,有道云对markdown支持是相当好的,所以我还是喜欢用有道云笔记,但是为知笔记功能也是很强大的,在部分情境下还是会用的。
(1)有道云笔记
有道云笔记功能可能比较少,但是对markdown的支持是非常好的,包括自带云图床,markdown格式可以实时查看,扩展语法支持更好,除了流程图、甘特图等语法不支持外,堪称完美。
目前使用有道云主要做这样几件事情,可以作为参考
(1)学习笔记。主要就是学习一本书的时候,把做的课程思维导图插入进来,同时会写很多的总结反思应用的文章,作为连接插入到思维导图中。这是一个知识笔记的主要载体,以前总是记录纸质版笔记,但是感觉很重携带不便,而且不好找,不好查。使用云笔记保存知识笔记,能够最大程度上保留你的东西,而且不会丢。
(2)各种计划以及完成情况
(3) 记录每天时间的花销,写工作日志以及总结
(4) 随时记录一些新奇的想法,不论是自己想到的,还是记录片看到的,还是听到的。
(5)收藏有趣的文章和网页。不过有道云笔记的网页剪辑和公众号文章保存功能做的不太好,这个时候我会使用为知笔记的相关功能,并且复制过来,也算是间接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2)为知笔记
为知笔记因为对markdown兼容性不太好,不是我主要用来做笔记的软件,但是还是有必须要用的场景,比如:
(a)做调研。搜索网页的时候,使用网页剪辑功能保留感兴趣的网页,当做网页数据库,当感兴趣的网页全部保存下来之后,开始看看,并在里面做笔记和做星级评定,确定网页的重要程度。同时用xmind做脉络梳理
(b)保存网页和公众号的内容
为知笔记还有一些功能比较好用,比如对特定分组设定访问权限,可以更好的分享笔记。可以通过语音进行输入,具有标签功能,搜索功能做的非常好,等等。有一个适合自己的云笔记是非常重要的。
3.2 论文的分析与管理
提到论文的管理,可能第一时间大家想起的就是endnote。但是endnote管理中文文献显得有些无力,noteexpress管理中文文献可能更舒服。所以我选择使用endnote管理英文文献,使用noteexpress管理中文文献。
(1)endnote
endnote最新版是x9,这里只是大概说明一下它有什么好用的功能,教程的话,感觉网上有一个万震写的pdf非常好,同时还有一份写histcite的文档,感觉读完这两个文档,这两个软件就差不多了。
endnote主要有这样的使用场景
(a)文献的下载。将文献目录从数据库导出,使用全文下载功能,可以获取到大部分的论文,节约了一个个下载的时间。不过这个全文下载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配置问题,需要修改个东西,遇到具体问题可以百度去查一下。不过中文的文献是不能通过endnote进行自动下载的。
(b)文献的管理。当你看完文献之后,可以对这篇文献进行评分、写总结、插入思维导图和文档记录。相当于创建你自己的论文数据库。endnote支持两级分类管理
©文献的云同步。endnote支持云端同步,只要输入你的账户,设置sync,使用ipad可以同步查看和下载这些论文,做记号和写评论非常舒服。
(d)文献的分析。endnote提供一些简单的论文分析功能,比如关键字分析,作者分析等等,但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软件总没有错,这方面要用histcite,后面说。endnote配合histcite可以筛选出最核心的文献。
(e)引文管理。设置好插入的文献格式,word可以直接进行插入,并且会自动调顺序。
(f)自动匹配投稿期刊。通过你引用的文献自动分析适合投哪些期刊,没用过,不知道靠不靠谱
(g)论文分享。可以通过设置分组,把你的论文数据库分享给其他人
(h)论文输出。输出的文件可以插入到任何一个论文管理软件中。不过吧,这个功能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应用场景,导出所有论文的题目和摘要。把导出的txt文件扔到谷歌浏览器中自动翻译,得到中文,发到手机里面,然后可以跑步的时候听一听这些论文的摘要,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个人没用过这种方法,不过看起来还是蛮有趣的。
(2)histcite
论文分析首推histcite,主要有两个功能
(a)筛选核心文献,自古以来向来都有二八定律,百分之二十的文章,含有百分之八十的知识点。为了提高科研效率,必须精确定位谁是核心文献。histcite就是完成这样一个功能的软件,具体步骤还是请看万震的pdf,这里就简单说下大概的步骤吧
- 从WOS核心合集下载论文的题录到endnote
- 从endnote导出到histcite
- 进行论文分析,找到谁是最重要的论文和摘要
- 使用不基于关键词的查找方法,寻找不包含关键词但是也是核心论文的文献
- 把找到的核心文献导出,导入到endnote中,完成核心英文文献的搜集
(b)分析这个研究方向的分支
通过文献之间的脉络图,我们能够看到这些文献大概分成了几个分支,将这些不同分支的论文单独导出,可以了解到你所查找的这个研究方向到底有多少个分支研究方向
©获取其他重要的信息
比如谁是这个领域的大牛,以后你要跟踪谁;有哪些期刊杂志是这些人常投的,你投稿也选这些;你所查到的那些研究分支近年来发展情况怎么样,哪些是新生的,哪些是没落的。
(3)noteExpress
noteExpress适合中文文献的管理,因为可以自动下载中文文献,其他功能与endnote大概差不多,但是写笔记的时候支持富文本格式,不像endnote那样单一。不过noteExpress是没有办法像endnote那样自动同步的。建议把endnote和noteexpress数据库中的东西,都放到坚果云中进行存储,可能会比较好,坚果云后面会继续说。
3.3 课题资料的管理
说完了知识管理和论文管理,下面谈一下课题管理,不过吧,这个最近应用的不太多,还在探索阶段,不确定好不好用。
(1)坚果云
坚果云也是一个支持多终端同步的软件,能够把你的文件夹直接变成云端同步,时候存储论文之类的东西,并且有一些版本管理的功能,感觉还行,不过空间比较有限,不适合存放非常大型的工程文件,目前我把一些比较大的工程文件放在了github中,github目前可以创建免费的私有库,所以不用担心泄露数据的问题。
(2)github
虽说github是一个程序员的社区,但是其他有一些程序还是可以放到上面管理的,一些需要进行版本管理的文档类的东西,放到这里其实也是挺好的。
上面这套项目文件管理体制效果还在验证中。
4. 其他有用小软件
4.1 本地搜索
可能有时候我们会在本地找一些东西,但是windows自带的搜索工具简直慢的要死,这个时候就应该使用everything,小巧玲珑,瞬刻完成搜索。也支持各种高级搜索方法,对于文件管理相当混乱,不知道去哪找文件的人来说,everything堪称神器
4.2 一种提取图片中公式的方法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像我一样,看到论文里面有一堆的公式,要敲到word里面,数量庞大,死的心都有了。不过不怕,我发现了一组神器,利用latex格式进行中转,可以把图片变成你需要的word文档,我们只需要两个软件。
(1)公式识别神器mathpic,将图片识别为latex格式的公式
(2)第二步,复制到typora中。typora是一个markdown文本编辑器,因为支持latex格式,可以作为一个转换的中转站。
(2)第三步,从typora复制到word中。右键typora生成的latex公式,点击复制到MS word。然后在word粘贴即可。三步总共5秒钟,把图片变成word公式。
4.3 API查看神器
可能有些人写程序,总有些库函数记不住,网上又不好搜,试试zeal这个软件,几乎你能够想到的API,它都有,想查什么查什么,像书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