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说未来的CMO是数据和技术驱动的,但应该怎么做呢?
京东看似业务众多,但其实就有三大核心:营销、仓配、金融。京东商城主要是采销,也有三大核心:3C、家电、生鲜。各核心块的负责人以及他们的履历背景,大家都能在网上查到,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大家自行去搜索。
京东的运营模式是:业务+IT一体化。也就是说,仓配公司也有自己的IT研发团队和研发负责人,金融公司也有自己的IT研发团队和研发负责人,当然营销体系也有自己的IT研发团队和研发负责人。而且大家也都有不成规模和深度的大数据分析师团队、大数据产品研发团队、AI应用研发团队。至于大数据技术平台、AI技术平台,乃至更底层的云计算资源平台、运维团队、安全团队、IDC团队,那是另外有专门的。
我今天主要想记录一下京东的CMO体系。没什么爆料,就是觉得这个模式是对的。为啥说是对的,就是因为我相信未来的CMO都是技术驱动的营销,传统的创意、广告投放、活动、公关、品牌仍然持有,但也有新的疆域。
京东的战略定位有1-2年不太清晰,不像过去:休养生息(一看就是精细化改善)、扬帆出海(一看就是国际化)、下沉三四线(一看就是要深度扩张让商品采购定价营销支付仓配都适配三四线城市)、只争第一(一看就是冲业绩)。后来也提过:零售基础设施开放服务平台、第四次零售革命(针对阿里新零售概念)、智能商业体(自由组合创新),都要么战略不成功,要么不知道努力重心是什么,后来直到回归到:无界零售,才又核心清晰。就是做好零售,哪里有流量就去哪里卖。360、今日头条、抖音、滴滴....,只要有流量就想方设法探索植入京东的商品销售。
一开始,京东的营销只管好拉新就行了,流量来了,各个业务部门自己用,属于链条式业务协同:采购-营销-销售-仓配...,后来因为业绩背锅问题互相扯皮太多,于是建立采销平台、营销平台、仓配平台,每个平台负责好全链条。所以CMO体系负责:流量拉新-陈列展示-转化促进营销-客单价提升营销-再购营销-推荐营销,全链条、多端流量、线上线下流量口统一审视。说白了一句话本质:流量采买统一对外批发,对内零售,各个业务部门根据自己业务特点/业绩目标压力,自行采买二次流量,不要各个业务部门都自行对内对外、线上线下各自采买流量做全套诸侯了。
CMO体系把住流量口、流量采买预算、流量销售,有营销预算花、有业务营收进账、有技术研发、有数据,嘿嘿。
所以,京东CMO体系:
1、经典职能部门:广告采买投放与营销活动、公关与品牌
2、多流量口:Web京东商城、App京东商城、微信手Q京东商城入口、POP平台、京东开放Open API平台、京东开放商品平台(开普勒)、VRAR、智能硬件、智能无人商店、企业IM、大客户直采销售&大客户内采商城平台
还有京+外部流量口:腾讯、360、搜狗、百度、今日头条、滴滴...
3、多端统一UI:UI风格设计、UI组件框架、A/B测试改进优化
4、大数据驱动站内数字营销:流量统计、用户行为跟踪;爬虫、搜索引擎、推荐引擎;大数据驱动钻展投放、大数据驱动精准搜索/排名陈列展示、大数据驱动关联推荐;大数据驱动实时优惠券营销
5、大数据平台:主数据平台;大数据画像;大数据清洗;大数据业务建模;大数据计算平台;大数据计算资源;大数据使用管理
6、应用中台:会员中心、营销中心、订单中心、结算中心....
7、基础技术平台(这个值得商榷):分布式文件、分布式微服务、分布式容器、分布式消息;机器学习、语音识别、视觉识别
京东组织变化快,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可能是最完整最有权势的CMO组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