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Net :( residual 、residual bottleneck)
2.ResNet结构
它使用了一种连接方式叫做“shortcut connection”,顾名思义,shortcut就是“抄近道”的意思,看下图我们就能大致理解:
这是文章里面的图,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弯弯的弧线“这个就是所谓的”shortcut connection“,也是文中提到identity mapping,这张图也诠释了ResNet的真谛,当然大家可以放心,真正在使用的ResNet模块并不是这么单一,文章中就提出了两种方式:
图2 两种ResNet设计
这两种结构分别针对ResNet34(左图)和ResNet50/101/152(右图),一般称整个结构为一个”building block“。其中右图又称为”bottleneck design”,目的一目了然,就是为了降低参数的数目,第一个1x1的卷积把256维channel降到64维,然后在最后通过1x1卷积恢复,整体上用的参数数目:1x1x256x64 + 3x3x64x64 + 1x1x64x256 = 69632,而不使用bottleneck的话就是两个3x3x256的卷积,参数数目: 3x3x256x256x2 = 1179648,差了16.94倍。
对于常规ResNet,可以用于34层或者更少的网络中,对于Bottleneck Design的ResNet通常用于更深的如101这样的网络中,目的是减少计算和参数量(实用目的)。
bottleneck结构单元如下:
3.ResNet50和ResNet101
这里把ResNet50和ResNet101特别提出,主要因为它们的出镜率很高,所以需要做特别的说明。给出了它们具体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