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找工作而迷茫,加油!

学习心得

我的心里话:
我发现是真正进入社会后,会有感到更迷茫的时候。
“不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对什么感兴趣”、“想找一份自己热爱并有前途的工作“等等这类的想法。
我记得是18年刚毕业找工作那会,以及现在正在找工作的自己,都是十分迷茫和无助。
于是在家的我,开始学习了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也想记录并分享给迷茫的你,或是以后的我。


get冰山模型

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 “冰山模式”,听说几乎所有大公司都会用它来进行人才招聘和培养。

所以是什么?
冰山模型,能够分析自己与工作的匹配度,从而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精准找到自己喜欢并有成就感的工作。

(这个是我找到的一些相关介绍: 点我查看


使用冰山来分析看看:

不为找工作而迷茫,加油!
一、冰山的三大模块:

1.知识和技能:后天习得、非常显性

结合工作而谈:

问题:当工作有很多陌生的内容,觉得每天信息量很大,或来不及了解,从而感到慌乱和焦虑,很可能是只是技能和岗位不符合。

办法:给自己充电,上课、看书、请教他人,努力恶补就可以追赶上

2.能力:如学习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需通过处理问题时观察了解

结合工作而谈:

问题:工作效率、沟通效率较低,面对复杂的问题有困难,缺乏成就感

办法:待补充ing…

3. 价值观、性格、动机:成年后很难被改变

  • 价值观:判断事物的标准
  • 性格:个人的行为偏好
  • 动机:分成就动机(喜欢挑战)、权利动机(希望影响他人)、亲和动机(希望维持更好的团队关系)
结合工作而谈:

问题1—价值观不匹配:对工作内容不赞成和认可,与自己的想法有矛盾和纠结。可能就是

问题2—性格不匹配:觉得工作量并不大,但缺觉得心累。比如内向性格,缺做了一份不断与陌生人沟通的工作

问题3——动机不匹配:感觉自己没有动力,做事提不起劲儿。比如属于成就动机,喜欢一定的挑战,但每日的工作缺高度重复。


二、核对工作查看:

工作和找伴一样,互相匹配比优秀更重要。
若对这份工作不喜欢,回顾对照看看:
不为找工作而迷茫,加油!

我想起了:
第一份实习的工作以及整个过程,对于我自己来说是铭记于心,因为付出了劳动,却没有收获并浪费了自己很多时间,太糟心了。
现在回顾来看,我为什么不喜欢?除了和自己的求职意向不相符之外,还有以上提到的“价值观不匹配、动机不匹配”的原因。


怎么找到自己意向的岗位呢?

第一步,确定一个自己要分析的岗位。
——比如,我想找“互联网产品经理”。


但如果没有目标,可以先从自己的相关经验出发,框定 能做的几个岗位,一个个分析。

小技巧:
比如你在某个行业做技术服务,
但目前的工作不喜欢,想要换,可又不知道
自己能换什么,
这时候可以去领英等等这类招聘平台去搜索,就搜这个行业的技术服务岗位,然后会出来一堆人,你看这些人的履历,看看他们后来都去了哪里,你就知道潜在的方向了。
而且,这个方法也能帮你判断,未来你要去的这个行业和岗位,到底有没有前途,这些原先做该岗位的人,后面的
出路是什么。


第二步,查看该岗位的招聘要求
找出几份不同的招聘需求,提取出共性要求。

第三部,按冰山模型,综合分析这些招聘需求
其实,大部分招聘需求都会按照冰山模式去编写。那我们去以HR身份,拟定该岗位的招聘需求。汇总一起,就能得到这份岗位的需求模型了。

第四部,与自己进行对比
这时,让我们来匹配一下刚拟出的岗位需求,是否和自己匹配,是否应该换工作或转行。

注意:
1.因冰山底层的因素是后天很难改变的,若不太匹配下,是不大建议选择这个职业。
2.若是只是、技能方面的不匹配,未必不能选。毕竟这些后天投入时间学习就能抓起了。

个人总结

1.关于工作:
工作能不能做好,是否有成就感,更多是取决于隐形要素。我们看工作,并不能单纯从冰山表层去抉择。
通过冰山模型,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动机、价值观,更能让自己看清方向在哪、自己的喜欢与否。

2.关于冰山模型:
其实蛮能适用于生活的其他问题,我们所学习的每个方法论和模型,都不是只能解决一个问题的。
在《穷查理宝典》中提到,掌握一定数量的思维模型,能解决这世上90%的问题。大概是道理都一样,套不同的事情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