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10-正则表达式匹配
今天晚上偶然间看了一期《鲁豫有约》,这一期的嘉宾是发哥(不得不说发哥是真的有人格魅力),其中就谈到了当时发哥是如何追到发嫂的,发嫂自豪的说:他当时每天给她写贺卡,坚持了两年,最终他们在一起了。看到这儿其实感触挺深的,因为自己总把追女生看作是很干脆的事情,认识几天就总想着表白,也总爱胡思乱想,其实是对自己不自信的一种表现,这样的例子自己没少犯(看到这儿的读者请不要笑话我),正如:从前慢,交流只靠书信,但却真。现在快,但人心太浮躁,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了,说到这儿,一个大胆的想法已经在我心中悄悄发芽了。放心,我不会告诉你们的,哈哈哈哈哈。
10 正则表达式匹配
给定一个字符串 (s
) 和一个字符模式 (p
)。实现支持 '.'
和 '*'
的正则表达式匹配。
'.' 匹配任意单个字符。
'*' 匹配零个或多个前面的元素。
匹配应该覆盖整个字符串 (s
) ,而不是部分字符串。
说明:
-
s
可能为空,且只包含从a-z
的小写字母。 -
p
可能为空,且只包含从a-z
的小写字母,以及字符.
和*
。
示例 1:
输入:
s = "aa"
p = "a"
输出: false
解释: "a" 无法匹配 "aa" 整个字符串。
示例 2:
输入:
s = "aa"
p = "a*"
输出: true
解释: '*' 代表可匹配零个或多个前面的元素, 即可以匹配 'a' 。因此, 重复 'a' 一次, 字符串可变为 "aa"。
示例 3:
输入:
s = "ab"
p = ".*"
输出: true
解释: ".*" 表示可匹配零个或多个('*')任意字符('.')。
示例 4:
输入:
s = "aab"
p = "c*a*b"
输出: true
解释: 'c' 可以不被重复, 'a' 可以被重复一次。因此可以匹配字符串 "aab"。
示例 5:
输入:
s = "mississippi"
p = "mis*is*p*."
输出: false
今天发的题目我觉得是挺难的,因为用到了递归,递归,递归!!!困难的事情说三遍。我最烦的就是用递归方法了,因为虽然代码行数较少,但是其中的逻辑有时候比较难理清,不知道有没有技术小白有和我这个渣渣一样的想法。在网上看到了一个不错的思路
大概思路如下:
- 若p为空,若s也为空,返回true,反之返回false
- 若p的长度为1,若s长度也为1,且相同或是p为'.'则返回true,反之返回false
- 若p的第二个字符不为*,若此时s为空返回false,否则判断首字符是否匹配,且从各自的第二个字符开始调用递归函数匹配
- 若p的第二个字符为*,若s不为空且字符匹配,调用递归函数匹配s和去掉前两个字符的p,若匹配返回true,否则s去掉首字母
- 返回调用递归函数匹配s和去掉前两个字符的p的结果
这一题另外关键点就是:分类情况一定要想全,不然就很容易出错啦
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isMatch(self, s, p):
"""
:type s: str
:type p: str
:rtype: bool
"""
if p == "":
return s == ""
if len(p) == 1:
return len(s) == 1 and (s[0] == p[0] or p[0] == '.')
if p[1] != "*":
if s == "":
return False
return (s[0] == p[0] or p[0] == '.') and self.isMatch(s[1:], p[1:])
while s and (s[0] == p[0] or p[0] == '.'):
if self.isMatch(s, p[2:]):
return True
s = s[1:]
# 假如第一个字符和匹配规则不匹配,则去判断之后的是否匹配
return self.isMatch(s, p[2:])
if __name__ == '__main__':
s = "a"
p = "ab"
print(Solution().isMatch(s, p))
执行效率很差,但还是那句话,能跑出来我已经心满意足了,而且这一题本来就是非常不想做的,满脸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