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1:网络媒体观察报告

**

网易新闻网站观察报告

**
网易新闻(https://news.163.com/)是网易倾力打造的精品新闻门户网站,因体验流畅、新闻最快速、评论最犀利而备受用户推崇,已然成为国内第一新闻门户。

在Web1.0时代,网易新闻从腾讯网和搜狐网的围追堵截中笑到最后,至今还留存着大批量的忠实用户。
实训1:网络媒体观察报告

网站定位

Web1.0时代的三大门户网站(腾讯、网易、搜狐),虽然都有新闻板块,但都没有新闻媒体执照,不能自己播发新闻,都为转载其他媒体所得。网易新闻的定位为「有态度的新闻门户网站」,多年以来网易新闻的内容风格鲜明,自成一派。

网站受众

性别分布:男性74%;女性26%。

年龄分布:小于30岁占比20%;30~40岁占比60%;40~60岁占比20%。其中用户年龄区间主要分布在30~40岁中年男性群体。日均在线时长0~1分钟和30~60分钟的比例最大,占31%。

(数据来源:艾瑞数据)

用户使用场景

每天碎片化时间间隙(例如:上班之前、下班之后各种碎片化时间)

日常看新闻的习惯时间(早晨起床之后、晚上入睡之前、工作/学习间隙)

发生热点新闻之后,用户会主动去搜索新闻,看到新闻动态,想去发表观点,生产内容

网站结构

网易新闻网站可分为四部分:顶部主题分类、广告banner、主内容区、专题区。

1.顶部主题分类

网易新闻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类别的新闻,首页顶部新闻主题分类分别为:新闻、体育、NBA、娱乐、财经、股票、汽车、科技、手机、智能、女人、直播、视频、旅游、房产、家居、教育、读书、地点(跟随用户IP地址变化)、健康、艺术。用户可以根据主题分类快速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广告banner

网易新闻将顶部最重要的内容区作为广告banner,预估可占用首屏25%空间,虽可带来一定收入,但的确对用户体验造成了不小的损伤。

3.主内容区

主内容区以瀑布流的形式展示新闻资讯,但是广告较多,给读者带来大量的内容噪音,读者在web端很难快速注意到热点新闻。

4.专题区

网易新闻旗下有多个内容创作团队,例如:人间、看客等。其中,网易人间和大国小民是网易新闻旗下的非虚构写作平台,也是国内非虚构的主要平台;看客是网易新闻旗下的自媒体平台,其在微信公众号也拥有大量的读者。

内容创作团队在一定程度上为网易新闻挽回了大量用户,用户对于精品原创内容更容易接纳。

内容质量

网易新闻相较于其他内容资讯平台的优势在于精细化运营,保证优质内容/PGC内容的持续输出并进行内容分发和下游的平台推广;打造自媒体生态和富媒体内容布局提高产品壁垒。同时,跟贴、网易号、讲讲等UGC内容,为网易新闻带来了持续的精品内容。

网易新闻的劣势也比较明显,一是为保证跟贴等原创内容的持续输出,对内容反垃圾技术筛选手段要进一步加强,提高跟贴内容的质量和新闻资讯的内容质量;二是新闻资讯平台的算法机制也是其差异化优势的主要来源,算法技术迭代与开放也是平台未来发展的重点,如何提高个性化推荐的精准性,是今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由于用户时间趋向碎片化,个性化资讯市场庞大,同时网易新闻积累的自媒体资源和大量的用户数据,是未来的机会;

同时,腾讯新闻借助微信和qq两大流量入口,拥有大量的用户基础,以及微信平台大量的公众号原创内容资源;同时腾讯旗下天天快报的出现;今日头条极其注重个性化推荐算法的技术优势和快速的用户扩张。各种迹象表明,个性化资讯市场正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总结与展望

未来中国移动新闻资讯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特点:

  1. 自媒体专业化、机构化、垂直化的发展,将助力其品牌形象打造和商业化探索

组织形态:从个体户式的作坊运营转向专业化和机构化;

内容生产:内容生产专业化、内容领域更垂直、内容生产与产业上下游的结合更紧密;

品牌形象:人格化的个人形象逐步生长为品牌化的机构形象,公信力也将有所提升;

  1. 精品内容供需失衡,版权意识逐步建立,内容方议价能力提升

精品内容来源有限: 资质核发更加严格,但对资质的竞争范围更广泛了; 网络媒体的内容、技术和流量门 槛显现,新进者减少; 头部自媒体格局相对固化,自媒 体上升路径收窄,对精品资讯的 生产动力及能力均存在局限性。

优质内容需求上升:面对信息噪音,资讯平台内容筛选机 制更加严格,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上 升; 伴随着短视频、直播等内容形式兴 起,内容分发平台类型增加。

行业版权意识提高:国家版权局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 “剑网行动”开展 ;主流平台开启侵权投诉制度,强化原创 保护生态;在宏观调控和市场驱动下,新闻机构、 网络媒体和头部自媒体版权意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