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00-计算机网络与体系结构

1.计算机网络

概念

互联、自治(地位平等)的计算机集合

功能

互联、资源共享

组成

核心网 (路由器存储转发) + 接入网 (ADSL,PON) + 边缘网 (数据处理)

分类

  • 网络拓扑 (总线、星、树、环、网、复合型)
    计网00-计算机网络与体系结构
  • 资源(边缘)/通信(核心)子网
    • 资源: 通过服务和信息处理的计算机、服务器
    • 通信: 网络中存储转发分组的交换机、路由器等通信设备

性能指标

通信领域 1K=103 1M=106 1G=109 就是 1000 不是 1024

  • 带宽: 单位时间网络传输数据能力 Mb/s
  • 速率: 主机向网络中发生数据的速度 Mb/s
  • 吞吐量: 区别于带宽,是实际的带宽,受传输介质、协议、网络状况等因素综合得到。
  • 时延: 数据发送、传输、处理、接收都需要时间,所以产生网络延迟
    • 发送: 发送第一个比特 到 最后一个比特发生完毕 所经历的时间
      同发送数据长度 正比 ,发送速率反比
      公式: 发送延迟 = 发送数据长度 / 发送速率
    • 传输: 一个比特进入网络 到 到达目标主机 所经历的时间
      同传输距离 正比, 介质传输速率反比
      公式: 传输延迟 = 信道传输距离 / 电磁波在信道中的传播速率
    • 排队: 分组进入路由器等交换设备输入队列等待处理 或 输出队列等待发送
      同当前设备队列空闲状态 反比, 交换设备处理能力 正比
      如果发生队列满,则会丢弃分组,就产生无限等待延迟
    • 处理交换设备处理器 分析首部,提取数据,进行差错校验,查找路由表,封装数据 所经历时间

    总时延 = 发送 + 传输 + 等待 + 处理

  •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 X 带宽 : 如果发现错误,需要停止发送,用于表示已经发送到网络中的数据量
  • RTT(往返时间): 发送放发出数据开始 到 发送方接收到 接收方发来的确认信息为止 所经历的时间
  • 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 数据传输占用的信道时间时间
    • 网络利用率: 各条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网络延迟与网络利用率关系公式:空闲延迟/(1-网络利用率)
      根据以上公式可得网络利用率越大网络延迟越大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概念: 网络各层和协议的集合

网络协议: 为数据交换构建的格式和规则

协议3要素

  • 语法: 网络数据交换的格式
  • 语义: 指明进行何种操作和响应
  • 同步: 操作间的实现顺序

OSI-RM 互联参考体系结构(只是理论)

  • 应用层: HTTP , DNS 等网络服务与用户接口
  • 表示层: 数据表示、安全、压缩。常见格式: jpg、ASCII
  • 会话层: 建立、管理、释放会话(本地进程与远程主机进程进行会话)
  • 传输层: 数据传输端口,进行差错校验,流量控制
  • 网络层: 逻辑寻址与网间路由
  • 数据链路层: 物理寻址 MAC地址
  • 物理层: 建立物理连接 发送比特流
    七层模型-百度百科

TCP/IP 体系结构(实际广泛使用)

对OSI层进行合并
计网00-计算机网络与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设计思想

  • 分层: 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
  • 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接收信息的软硬件实体
  • SAP: 服务访问点 是相邻层实体进行数据交换的位置,使用服务交换原语进行数据交换
  • 协议: 对等的实体进行通信数据交换的规则集合
  • PDU: 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实体间数据通信单位
  • SDU: 两个相邻层间实体数据通信单位
  • SDU=PDU SDU=N个PDU
    计网00-计算机网络与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