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E第二天总结
公司总部
用户希望在存在冗余备份链路的同时消除网络中的环路,而且能合理运用带宽,并且网络的稳定性要好
在环路的交换机上配置MSTP,两个交换机之间做链路聚合,配置各个设备端口的IP地址以及路由协议,创建VRRF,SW1与SW2互做备分
骨干网
骨干网中路由器都使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做底层,上层使用BGP协议,BGP协议多用于大型网络公司,并且稳定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相对较高,适合以后公司扩建等等。
R6作为反射器,可以帮R5和R7分摊控制层的压力,不会影响R5、R7的性能。
安全策略中心
所有流量都引入安全策略中心,对流量进行过滤等
做四个VRF,在R8上创建四个子接口,分别对应不同的AS域接收以及发送路由,使数据通过安全中心发送到各个AS域中。一个AS域对应一个VRF,然后在每个AS域做接收。
分公司
正常和总公司通讯
互联网
PC与互联网之间使用NAT技术
回顾
交换部分,所用到的技术VLAN、DHCP、OSPF、VRRF、BGP 、STP技术。
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一:交换机做上行链路检测,用静态的方法传递路由,当交换机与路由器相连接口down时,静态理应消失,实验中还是存在
原因:trunk链路支持该路由传递
解决办法:
thrunk链路刚开始做的是允许所有vlan通过,将交换机与路由器互通的vlan拒绝掉即可
问题二:下面PC通过R2访问互联网、R1访问公司或做备份
解决思路:ospf三种基本思路
1、通过区域划分 域内大于域间大于域外
2、重发布通过路由引入修改cost值达成策略
3、通过明细优于汇总的做法
默认路由
引入外部默认,在外部缺省后修改cost
特殊区域修改开销用default-cost
骨干网、以及分公司、互联网、安全中心所用到的技术:OSPF、BGP、VRF
R5、R7之间R6存在的必要性
BGP需要,需要做BGP的反射器。帮R5和R7分摊控制层的压力。如果R5和R7直连那么R5、R7要做反射器,以及控制层压力也会在R5、R7上体现影响性能。
减少R6的数据流量
修改R5、R6、R7的接口cost值
将R6作为末节路由器经过R6的1类的开销值将会变为最大
R1\R2需要建立BGP的IBGP邻居,原因选路更容易
MPLS v*n
注意:华为设备基于FIB表中的32为掩码的主机路由生成标签。
原因就在于正常的32位主机路由位OSPF学习到的环回接口,正常实际下工程中只有BGP协议建立时会使用环回接口,华为此设定的意义就在于只有BGP流量(黑洞)使用标签转发,但是其他普通的流量还是基于设备的特快交换--FIB
动态路由协议与任何网关会导致重复建立邻居
解决方案,在动态协议中静默热备份网关(rip updata包)ospf不发送hello包
PE上删除
有些情况选路径,BGP路由可以回传
解决方法
1)汇总
2)下缺省
//可以接收携带自己AS号的路由
Peer 1.1.1.1 substitute-as
//在v*n下配,让对方接受拥有自己AS号的路由
BGP 建立邻居 v*n建立v*nv4邻居
开启团体属性 v*n的RD值需要通过BGP团体属性传递
所有路由条目都要进入数据中进行检测
方案将R3、R4、R8、R9通过的路由上vrf标签,然后分别在安全策略中心路由器与R8路由器互连的接口上分部划分出四个子接口,并且建立EBGP邻居。四个子接口分别对应不同的AS接收传递流量,然后R9也和R8一样开辟子接口,R9做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