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OPPO却一路走的很稳

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所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今被形容那些形容第一个敢于做某件事的人,不过并不是所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是成功的,而那些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并不一定都不成功,在国内手机行业中就是有这样的例子的。

纵观国内手机行业的发展,有很多值得称赞之处,比如说最近两年手机后置双摄像头配置被普及,人工智能、VR的概念屡被提及,最近更是发展到了全面屏的时代,但是往往在这些技术方面第一个发起的机型如今已经被人遗忘,反而是那些后起跟进并且得到用户一直认可的机型让人印象深刻。

虽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OPPO却一路走的很稳

举个例子来说,手机市场中第一款双摄手机是htc在2011年推出的G17,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对此没有任何印象,htc如今也面临并购;而提及目前比较出色的双摄手机产品,却有很多年轻人会想到OPPO在今年6月份才推出的OPPO R11,这款产品可以说是在双摄普及浪潮的最后阶段才推出的,但是却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认可。

从OPPO R11这款产品其实能够看出OPPO的产品逻辑,在OPPO的逻辑中,其不会贸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人进入意味着失败的概率更大,我们不会为了争第一而盲目向前冲。”OPPO副总裁吴强解释。而一旦被证明行得通之后,则会做到“后中争先”,“进入的时间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进入之后要比别人跑得更快。”

虽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OPPO却一路走的很稳

OPPO的这种做法和其“本分”的企业文化有关,OPPO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一路平稳走来,并且在2016年实现了出货量同比去年122%的增长,其实也和这种企业文化有关。而且这种企业文化得到了从上到下的认可,哪怕你走到他们公司去问一下门口的保安,他也能说出OPPO的企业文化是本分。

不过关注风险不意味着不冒一点风险,而是将其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在做手机之前,OPPO曾经做过三年平板电视业务,之后发现不合适,于是停掉了。“发现错误的时候及时止损,再大的代价也是最小的代价。”吴强说,这是公司的共识。

而且OPPO近几年更加注重从用户的体验角度出发,推出更加实用、适合的产品。事实上,OPPO对与用户直接相关的核心功能会下大工夫做到极致,比如闪充和拍照,但对于用户要求本来就不高的配置,原则是“够用就好”。

虽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OPPO却一路走的很稳

另外,OPPO还在积极的开展和上游供应链厂商的合作,2017年推出的R11搭载的骁龙660就是高通与OPPO深度合作的一款芯片,采用800系列的拍照技术和600系列的CPU。如今,OPPO和高通的合作非常密切,七年前,高通总部的人来亚洲,第一站是三星,第二站是HTC,之后是日本索尼、LG等,但今天,或许会先飞到国内见OPPO、vivo和小米,之后再飞到韩国见三星。

所以,做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实对OPPO都没有影响,只要坚持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初心不变,OPPO总会取得让人羡慕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