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2
关于ArrayList扩容机制的源码分析(基于jdk1.8版本)
在jdk1.8中,我们创建ArrayList的对象调用无参构造器和带参构造器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不同于jdk1.7版本。在jdk1.8中,当我们创建ArrayList对象时调用的是无参构造器的话,会创建一个长度为0的Object[]的elementData。
当我们要添加第一个元素的时候也就是第一次调用add()方法的时候底层才会给我们创建一个长度为10的数组。我们且来看一下底层源码是如何处理的。
添加第一个元素的时候,minCapacity的值为1。进入ensureCapacityInternal()方法看逻辑是如何处理的。
因为是第一次进行添加元素的操作,所以if判断是成立的,Math.max()方法返回一个较大值。此时minCapacity为1。我们且看一下DEFAULT_CAPACITY的值为多少。
接着进入ensureExplicitCapacity()方法。此时minCapacity的值为10。
elementData数组的长度还是,刚开始声明的长度,也就是0。那么if判断成立,进入grow方法。
minCapacity的值为10。oldCapacity的值为0。在经过右移一位并加上本身的计算后的值仍然为0,将0赋值给newCapacity。此时newCapacity的值小于minCapacity,进入第一个if逻辑中。可以看出来将minCapacity的值10赋给了newCapacity。然后进行复制数组的操作,得出一个新的长度数组,这个数组的长度便是10。由此可见,jdk1.8中调用无参构造器时,是将创建长度是10的Object[]数组elementData的步骤放在了我们添加第一个集合元素的时候。
那么在jdk1.8中调用带参构造器是如何处理的呢?
当调用带参构造器时,我们传入的参数大于0时。与jdk1.7的带参构造器是没差的。如果我们传入的参数等于0,可以看出代码截图中是将EMPTY_ELEMENTDATA的值赋给了elementData,我们且看EMPTY_ELEMENTDATA的值为多少。
可以看到,EMPTY_ELEMENTDATA与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这两个常量的值是一样的。可想而知,当我们传入的参数为0的时候也就和调用无参构造器是无异的了。后续的扩容步骤和jdk1.7是无异的。grow()方法中jdk1.8与jdk1.7是一样的。各位看官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我发的另一篇博客文章基于jdk1.7的ArrayList扩容源码分析。
地址为:https://blog.****.net/weixin_44955342/article/details/108551228
总结:jdk1.8中调用ArrayList无参构造器时,属于延迟加载数组长度的创建,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内存(和懒汉式单例模式很相似)。当调用带参构造器时,如果传入的值大于0属于立即加载数组长度的创建(和饿汉式单例模式很相似)。
在jdk1.7中无论是调用ArrayList的无参构造器还是带参构造器都属于立即加载的方式。
一个有趣的小发现:
jdk1.7中ArrayList无参构造器上的注释
jdk1.8中ArrayList无参构造器上的注释
并没有区别,都说在调用这个无参构造器时创建了一个长度为10的初始容量。
结语:如有错误之处还请各位不吝赐教,一起学习,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