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MHDD检测硬盘
MHDD是一款运行于DOS下的磁盘检测与修复软件,在第1章的基础知识部分我们已经对该软件进行了一般性的介绍。MHDD可以不依赖于主板的BIOS对硬盘进行识别和操作,因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比如说,当硬盘存在坏道,尤其是0磁道存在缺陷时,通过主板BIOS识别磁盘将很难实现。甚至根本无法正常将计算机引导至工作界面。这时可以在主板的BIOS中将该硬盘屏蔽掉,然后就可以顺利地进入MHDD界面对其进行后续的操作。另外,MHDD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清除硬盘主引导扇区的“55AA”标志,其操作及作用我们将稍后进行介绍。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如何使用MHDD的软盘版对硬盘进行检测。
步骤1 将制作好的MHDD软盘插入软驱,将硬盘接在第一IDE或第二IDE的主口,并确保硬盘的跳线设置为主盘。如果是SATA接口硬盘,需要将其接入主SATA口,才能够被MHDD识别,因为MHDD要求被检测的硬盘必须为主盘。开机由软驱进行引导(如果计算机没有设置为软驱引导,则需要进入BIOS将其设置为软驱引导),程序运行后,出现一个选项界面,如图9.1所示。
界面中有两个选项,选项1为加载SCSI驱动,如果要对SCSI硬盘进行检测则需要选择该选项;选项2为默认选项,不加载SCSI驱动,如果只是对IDE硬盘或SATA硬盘进行检测,可以不必加载SCSI驱动。
步骤2 在我们演示的过程中挂载了一块SCSI硬盘,因此我们选择选项1。按Enter键后进入图9.2所示的磁盘选择界面。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u 磁盘1为接在IDE主口的迈拓硬盘,型号为6Y<?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080L0,容量为80GB。
u 磁盘6为一块SATA接口的希捷硬盘,型号为ST3160815AS,容量为160GB。
u 磁盘10为一块通过SCSI卡与计算机联结的希捷SCSI硬盘,型号为ST336753LW。
要对哪块硬盘进行操作就输入其号码后按Enter键。如我们要对磁盘1进行操作,按键盘上的数字键“1”,然后Enter,程序进入对磁盘1的操作界面。这时,就可以对磁盘1进行操作了。
步骤3 现在,我们按磁盘检测快捷键F4,即可弹出一个设置对话框。如图9.3所示。
在设置对话框中,我们可以设置检测的范围。“Start LBA”为起始扇区号,默认为0号扇区;“End LBA”为结束扇区号,默认为磁盘的最大LBA地址。通常对磁盘检测时需要对全盘进行检测,因此不需要改动这些设置值。
步骤4 再次按F4键即开始对磁盘进行扫描。如图9.4。
MHDD将坏扇区分为若干个等级,在检测界面的右侧由上到下给出各种坏扇区标志的含义。通常情况下,红色块的扇区读取时就已经显得比较困难,显示“?”及以下故障标志的扇区将无法读取出其中的数据内容。
步骤5 检测完毕后,MHDD会发出一声“滴滴”报警音,提醒检测人员已经检测完毕。检测过程中,也可以随时按Esc键中止检测。
摘自《数据重现--文件系统原理精解与数据恢复最佳实践》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sjhfml/12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