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Conclusion

  • 该类题的解题思路:
  • 分析思路
  • notice key point eg: 低位/高位编址 | 顺序/交叉(轮流)编址....
  1. 根据题意分析,写出对应的二进制地址码
  2. 确定chip的数量及type(根据题中情况选择)
  3. 分配地址线
  4. 确定片选信号(低位编址?轮流编址?..)
  5. 画出CPU和memory chip的连接图

例题(5)


NO.1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 analyze

(1)

  • 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指令字长 (无特殊说明时)

  • 218*8b or 256K*8b -> 256KB

(2)

  • 256/32=8(个)

(3)

  • 32K*8/4K*4=16(片)

(4)

  • 16*8=128(片)
  • 每个模块板内16,共8个模块板

(5)

模块号 片号 片内地址 共18位
8个模块 八组(共16片)RAM
3位表示(23) RAM两片一组(4K*8)共八组(23) 4K=212or 18-3-3=12 3+3+12=18

  • answer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NO.2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 analyze :

1.按 编址时,题中给出字长为 32bit (4B)又因为容量64KB 因此 64KB/4B=16K(16*210=214) [共16K个字]

2.按字节(B) 编址时,题中给出存储容量为64KB 因此编址范围为 : 0 ~ 64K - 1(0 ~ 216-1/ 0 ~ 6553)


  • answer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 每个包含4B
  • 共16K个字即214个字(14位binary即可表示)

NO.3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 analyze :

1.R/W need to connect the RAM
2. CBA(000) —> Y0=0,Y1-7=1(01111111)
3. 门电路(138译码器)正常工作 —> G组 控制端(HLL/100)
4. 片选信号根据题目及chip选则被分成四段(A12–A15中确定)
5. ROM(4K*4)两片为一整体串联构成4K*8 ROM,RAM(4K*8)三片并联互相独立且互斥构成12K*8 RAM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 answer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 supplement_method 2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NO.4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 analyze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 answer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NO.5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 analyze
  1. 总容量 64K 8体并行 低位交叉编址 (轮流 编址) --> 64KB/8=8KB (8K*8 RAM)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2. 8K*8 RAM 共八个
  3. 体内地址(13位) 体号(3位)
  4. CPU(A3 ~15) --> RAM(A0 ~12)
  5. 轮流编址

  • answer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
    体现了轮流编址的特性
    第四章_存储器_课后习题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