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需求-用例

需求阶段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里面涉及到需求收集分析,需求管理,需求开发,系统工程,易用性和交互设计,界面,业务领域知识,非功能性需求等多方面的内容。在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中我们通常采用用例分析的方法进行,在RUP核心三要素中第一位的就是用例驱动。

在《Use Case Modeling》一书中的定义是,用例代表了系统为其用角(Actors)所做的有价值的事情。用例不是功能(functions),也不是特性(features),它们不能被分解。每个用例都有一个名字和一段简述。用例的详细描述本质上是一些叙述(stories),说明了用户如何使用系统来完成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以及系统做了些什么来满足这些需要。

张洵对用例的定义是一种粒度刚刚好,反映了用户的真实目的(目标),并记录了为达到此目的(目标),用户与系统或多个干系者之间如何开展协作,从事了哪些动态交互行为的软件需求(表现形式)。

首先用例是描述功能性需求,而在描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三要素就是人(Actor)和系统边界,交互和动态行为。在需求分析中我们另外强调了输入输出,而在用例中对输入输出的描述是融入在基本流和扩展流的描述中。在敏捷方法中我们一般采用用户故事卡(User Story Card),用户故事卡对交互过程的描述可能并不会很详细,但是更加强调了用户驱动,强调了用户场景,而这也是用例偏弱的地方。我们做任何需求都必须要清楚的知道是什么样的用户和业务场景下驱动出了该需求。

我Blog的左边链接中有张洵的博客的地址,上面有大量的关于软件工程,用例,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面的文章,大家可以参考。如何才算一个完整的用例,可以参考张洵画的一个概念模型。

软件工程-需求-用例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5027599/viewspace-448373/,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5027599/viewspace-448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