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原理 大一下(1)笔记
系列基础:
(传输,数据,接入)
无线技术
核心网
业务与软件
云计算和大数据
第一章:概述
网络:许多计算机连在一起
互连网:许多网络连在一起
互联网:全球最大的互连网,又称因特网
互联网的组成:
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主机之间的通信方式:
1,客户服务器方式(C/S)
2,对等方式(P2P)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
三种数据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1):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电路交换面向连接:
电路交换适合于数据量很大的实时性传播
核心路由器之间可以使用电路交换
(2):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
分组交换方式:
分组交换总结:
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问题:时延,开销
(3):报文交换:
一般比分组长,时延较长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作用):
连通性,(彼此连通,交换信息)
共享性(信息共享,软硬件共享)
因特网的前身:
阿帕网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按地理覆盖范围分类:
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
使用者:
公用网Public Network,专用网Private Network
拓扑结构:
总线型
环形
星型
树型
网型
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工作方式:资源子网,通信子网,接入网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速率
(数据率)(比特率)一秒钟能传多少比特
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
单位 109bit/s
=106 kbit/s
=10 3 Mbit/s
=1Gbit/s
bit/s也写作b/s
2,带宽
最高值
数据通信领域中,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
单位同上
3,吞吐量
实际值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4, 时延(!!!)
四个角度:(注意单位:1字节B=8bit)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bit)/ 发送速率(bit/s)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
处理时延 网络结点处理 转发处理时间
排队时延 网络结点存储队列排队时间
5,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带宽
6,往返时间(RTT)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确认
7,信道利用率
=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网络利用率达到50%最好。。一般马路上马路利用率高了,就有好多车,不就慢了吗
非性能指标
1,费用 2,质量 3,标准化 4,可靠性 5,可扩展性 6,可升级性 7,管理与维护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分层以及各层协议
协议:规则,标准,约定
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和同步
中文版的:
数字信号——>模拟信号【调制】
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