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5.2 UDP协议

前言

参考王道书。
后续会进一步整理,包括添加笔记内容,标明参考资料。

更新中。。。

跳过目录


一、UDP概述

  • 仅在IP数据报服务之上增加了很少功能:
    • 复用分用
    • 差错检测

特点

  • 无连接
  • 最大努力交付(不保证可靠交付)
  • 面向报文
  • 无拥塞控制
  • 首部开销小

无连接

UDP无须建立连接。因此UDP不会引入建立连接的时延。

无须建立连接,减少开销和发送数据之前的时延。

UDP无连接状态。

TCP需要在端系统中维护连接状态(包括接收和发送缓存、拥塞控制参数和序号与确认号的参数)

而 UDP不维护连接状态,也不跟踪这些参数。因此开销更小。

UDP常用于一次性传输较少数据的网络应用、如DNS、SNMP等,因为对于这些应用,若采用TCP,则将为连接创建、维护和拆除带来不小的开销。

最大努力交付(不保证可靠交付)

UDP提供尽最大努力的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

但这并不意味着应用对数据的要求是不可靠的,因此所有维护传输可靠性的工作需要用户在应用层来完成。

应用实体可以根据应用的需求来灵活设计自己的可靠性机制。

无拥塞控制

  • 适合实时应用。

UDP无拥塞控制,因此网络中的拥塞不会影响主机的发送效率。
某些实时应用要求以稳定的速度发送,能容忍一些数据的丢失,但不允许有较大的时延,而 UDP正好满足这些应用的需求。

如IP电话、实时视频会议、流媒体等

首部开销小

TCP有20B的首部开销,而UDP仅有8B的开销。

面向报文

面向报文:应用层给UDP多长的报文,UDP就不做处理,照样发送,即一次发一个完整报文。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5.2 UDP协议

二、UDP数据报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5.2 UDP协议

首部字段

1. 源端口号

  • 长度:16位

  • 在需要对方回信时选用,不需要时可用全0。

2. 目的端口号

  • 长度:16位
  • 终点交付报文时必须使用到。

当传输层从IP层收到UDP数据报时,就根据首部中的目的端口,把UDP数据报通过相应的端口上交给应用进程。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5.2 UDP协议

若接收方UDP发现收到的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不正确(即不存在对应于端口号的应用进程),那么就丢弃该报文,并由ICMP发送"端口不可达"差错报文给发送方。

3. 长度

  • 最小值:8(仅有首部)。

UDP数据报的长度(包括首部数据

4. 校验和

检测整个UDP数据报是否有错,有错就丢弃

该字段是可选的:

  • 当源主机不想计算校验和时,则直接令该字段为全0。

三、UDP校验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5.2 UDP协议

伪首部

伪首部只有在计算检验和时才出现,不向下传送也不向上递交。

17:

  • 封装UDP报文的IP数据报首部协议字段是17。

UDP长度:

  • UDP首部(8B)+ 数据部分长度
  • 不包括伪首部

校验

发送端:

  1. 填上伪首部
  2. 全0填充检验和字段
  3. 把伪首部以及udp用户数据报看成16位字符串接起来,若数据部分为奇数,填入全0字段(实际不发送)
  4. 伪首部 + 首部 + 数据部分采用二进制反码求和(溢出的部分加到最低位上)
  5. 把结果求反码,填入检验和字段
  6. 去掉伪首部,发送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5.2 UDP协议

接收端:

  1. 填上伪首部
  2. 伪首部 + 首部 + 数据部分采用二进制反码求和
    结果全为1则无差错,否则丢弃数据报 / 交给应用层附上出差错的警告。

注意:

  • 校验时,若UDP数据报部分的长度不是偶数个字节,则填入一个全0字节,但是此字节和伪首部一样,是不发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