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技术—以太网
1、以太网的技术特性
- (1)以太网使用的局域标准是802.3,它定义了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 (2)以太网分为共享式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
- (3)当前以太网使用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和星状结构两种,以星状拓扑结构为主,使用的网络设备主要是集线器与交换机。
- (4)传输速率较高,从最初的10Mb/s到万兆以太网。
- (5)以太网所使用的的传输介质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
2、以太网常用带宽:
10Mb/s以太网
- 10Base-5
- 10Base-2
- 10Base-T
- 10Base-F
100Mb/s以太网
- 100Base-Tx
- 100Base-T4
- 100Base-FX
- 100Base-T2
1000Mb/s以太网
- 1000Base-SX
- 1000Base-LX
- 1000Base-CX
- 1000Base-T
万兆以太网
- 2002年6月,IEEE 802.3ae 10G以太网标准发布,以太网的发展势头又得到了一次增强。确定万兆以太网标准的目的是,将802.3协议扩展到10Gbps的工作速度,并扩展以太网的应用空间,使之能够包括WAN链接。
- 万兆以太网在技术和性能方面有了其实质性的提高,也正因如此,以太网正在从局域网逐步延伸至城域网和广域网,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挥其作用。
3、无线局域网 -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缩写为“WLAN”),即采用无线传输媒体的进行通信的局域网。
- 1、无线局域网标准:1997年6月,IEEE推出了第一代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
- 2、无线局域网的传输媒体:无线局域网的数据传输媒体主要包括无线电波和红外线。
- 3、无线局域网的拓扑:
- (1)无中心拓扑
- (2)有中心拓扑
- 4、无线局域网的组网设备
- (1)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
- (2)无线网卡(Wireless LAN Card)
- (3)天线(Antenna)
3、局域网传输介质
1、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 -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曾今是局域网中使用最普通的一种线缆,它的典型特点是传输距离长,看干扰性强。同轴电缆主要用于总线型网络中,它的结构和闭路电视的传输电缆很相似,只不过在性能和参数上有很大不同。
- 同轴电缆的分类:
- 细揽:细同轴电缆的直径为0.25英寸,它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85米。如果超过此距离必须添加中继器放大信号,延长传输距离。细同轴电缆的传输速率为10M。
- 组缆:粗同轴电缆的直径为0.5英寸,最大传输距离为500米。同样,若超过此距离时必须添加中继器放大信号,延长传输距离。粗同轴电缆的传输速率也为10M。
2、双绞线(Twisted-pair)
-
双绞线:双绞线由相互绞合在一起的线对组成,如图所示。为制作网线时便于区分,每条线都标有不同的颜色。由于基于双绞线的星形拓扑比总线拓扑更容易维护,所以双绞线称为目前组建局域网最常用的一种线缆。
-
双绞线的分类:
(1)屏蔽双绞线(STP)
(2) 非屏蔽双绞线(UTP) -
UTP双绞线的类型:
-
1类 用于电话线和低速数据线
-
2类 用于低速网络的电缆,4Mb/s
-
3类 用于10Mb/s的以太网
-
4类 用于距离更长且速度更高的网络,16Mb/s
-
5类 用于高性能的数据通信,100Mb/s
超五类 传输速率155Mb/s -
UTP双绞线的接头:
-
双绞线的制作及测试
-
(1)EIA/TIA-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
(2)EIA/TIA-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
根据双绞线两端线序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连接法:
-
(1)直接连接法:两线线序相同
-
(2)交叉连接法:两端线序不同
3、光纤
-
光纤的组成:石英玻璃纤维或塑料制成,且直径很细、传输光脉冲,细小而柔韧的传输介质。
-
光纤的通信原理:
-
光纤的分类:光模光纤/多模光纤
-
单模光纤:
-
1、传输速度快;2、容量大;
-
3、单色光; 4、激光发射源;
-
5、传输距离大于2000米。
-
多模光纤:
-
1、穿速度慢;2、容量小;
-
3、复色光; 4、二极管发射源;
-
5、传输距离小于或等于2000米。
4、无线传输介质 -
无限介质:无线传输主要有无线电波和红外线等。
其中红外线的基本速度为1Mb/s,仅适用于近距离的无线传输,而且有很强的方向性;而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较广,应用较广泛,是常用的无线传输媒体。我国一般使用2.4-2.4835GBHz频段得无线电波进行无线通信。
课程学习地址网络工程师成长课程四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