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调用方式RPC及Http

RPC:Remote Produce Call远程过程调用

类似的还有RMI。自定义数据格式,基于原生TCP通信,速度快,效率高。早期的webservice,现在热门的dubbo,都是RPC的典型.

该协议允许运行于一台计算机的程序调用另一台计算机的子程序,而程序员无需额外地为这个交互作用编程。说得通俗一点就是:A计算机提供一个服务,B计算机可以像调用本地服务那样调用A计算机的服务。

RPC的调用流程图:

远程调用方式RPC及Http

实现RPC主要是做到两点 :

1.实现远程调用其他计算机的服务2. 像调用本地服务一样调用远程服务

Http:http其实是一种网络传输协议,基于TCP,

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现在客户端浏览器与服务端通信基本都是采用Http协议。也可以用来进行远程服务调用。缺点是消息封装臃肿。

现在热门的Rest风格,就可以通过http协议来实现。

RPC和Http的区别:

RPC并没有规定数据传输格式,这个格式可以任意指定,不同的RPC协议,数据格式不一定相同。

Http中还定义了资源定位的路径,RPC中并不需要

最重要的一点:RPC需要满足像调用本地服务一样调用远程服务,也就是对调用过程在API层面进行封装。

Http协议没有这样的要求,因此请求、响应等细节需要我们自己去实现。

优点:RPC方式更加透明,对用户更方便。Http方式更灵活,没有规定API和语言,跨语言、跨平台

缺点:RPC方式需要在API层面进行封装,限制了开发的语言环境。

选择:

微服务,更加强调的是独立、自治、灵活。而RPC方式的限制较多,因此微服务框架中,一般都会采用基于Http的Rest风格服务。

速度来看,RPC要比http更快,虽然底层都是TCP,但是http协议的信息往往比较臃肿,不过可以采用gzip压缩。

难度来看,RPC实现较为复杂,http相对比较简单

灵活性来看,http更胜一筹,因为它不关心实现细节,跨平台、跨语言。

因此,两者都有不同的使用场景:

如果对效率要求更高,并且开发过程使用统一的技术栈,那么用RPC还是不错的。

如果需要更加灵活,跨语言、跨平台,显然http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