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智能车规则浅谈

作为一名练习时长两年半的练习生,来浅谈下第十五届智能车竞赛规则。

第十五届智能车受疫情影响,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姗姗来迟。细读规则,便会发现今年的智能车和往年有所不同。

今年的组别设置有竞速组4组:基础四轮组、直立电磁组、双车接力组、声音信标组;创意1组:AI电磁组。

此外,由于今年比赛引入了更多的单片机和赞助商,因此在单片机使用上和往年有着较大的区别。

 

1.基础四轮组

四轮组从竞赛举办至今,一直保留到现在。为什么呢?因为四轮组是最容易上手的,稍微用点心就能跑起来的。看每年的各组别参数队伍数量统计,便会发现四轮的参赛队伍基本都是最多的。

先来看下车模:可以使用指定中的任何型号,运行方向不限。那么车模就是ABC车了呗。A车为单380电机(目前应该已经不用A车了吧),B车单540电机,C车双380电机。电机和轮胎是车模选择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而言,C车的临场表现要优于B车。因为两车行驶的最高速度没有明显差异,但是A车的抓地力明显好于B车,因为轮胎的缘故。

控制器和传感器:英飞凌、STC、NXP均能使用,各类传感器均能使用。这不就很明白了吗,什么都放开,队伍爱用什么就用什么。个人以往经验而论:即使都放开,也还是继承上届比赛风格的多。NXP的单片机在比赛里使用了多年,有较为成熟的库函数、使用方法了,参赛队伍一开始接触智能车应该也是学的NXP的单片机;STC,51也算一种咯,但51做摄像头不太现实,那其他单片机呢?有库函数吗,有成熟教程吗?英飞凌同理。

比赛任务:电磁线和黑边的双引导,可以用摄像头传感器,也可以用电磁传感器。个人偏向于电磁为主、摄像头有需要可以为辅,为什么?好好想想或许就知道了。和往年相比,斑马线出发和停车变成了斑马线出库入库,这无疑又增加了难度。所以,怎么选择方案,结合自身情况,好好研究研究。比的不止是电子设计水平,更关键的还有策略。这句话对其他组别同样适用。

 

2.直立节能组。

这是要干嘛,直立已经很难了,节能也不容易,14届的两个组别交叉融合了。说归说,难不难都会有人做,也都会有人拿奖,对吧。

车模:D、E或者自制车模。机械方面强的队伍,可以自制车模,不仅与众不同,或许还能实现节能。如果车模和别人的一样,怎么比别人更节能呢。

控制器和传感器:限定了STC。好了,以往用的NXP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照搬了。不过,直立原理都是一样的,搞懂直立环、速度环、方向环的配合是关键。摄像头和电磁均可以使用,和四轮组一样,结合队伍实际选择方案。不管STC有没有库函数,如果有最好了,没有的话相关商家也会跟进的。自己写其实也不难,和51是一样的,51写好了封装成函数即可。

比赛任务:和四轮组一样,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一点,直立节能想要完赛,比四轮的难度要大很多。得直立和节能,是吧。

 

  1. 双车接力组

从11届的电磁双车、到12届的摄像头双车、13届的双车会车、14届的变形双车,双车自古以来就是大佬云集的地方。不仅是调试两辆车的任务,还需要通信和相应的双车动作。

车模:不限制,但须有一辆是三轮车。这个有点问题,但问题不大。因为四轮和三轮的转向控制不一样的吧,四轮靠舵机,三轮靠差速。

控制器和传感器:一辆车模必须使用英飞凌的单片机,另一辆则不限,传感器也放开。

还是那句话,怎么选择车模,结合自身情况。

比赛任务:赛道是圆形吗?如果是,那难度就减少了些。怎么个接力法,有哪些要求,相信在不久后的一两个月,组委会还会不断说明完善的,在此不做遐想。先把除接力元素外做好,有时间自己再摸索接力方案,等接力要求尘埃落定即可迅速上手了。

 

  1. 声音信标组

车模:H车模,麦轮驱动,了解这个即可。怎么个驱动法,去年也是麦轮驱动,上网搜搜资料,自己摸索摸索就行了。

控制器和传感器:必须使用英飞凌的单片机。和上面讲的一样,只是换了个单片机,原理方法都是一样的传感器方面,为了做声音引导,引入了很多相应的传感器。

比赛任务:看上去和去年是一样的,那就不再赘述了,看规则说明即可。

 

  1. AI电磁组

说实话,我没看懂,这怎么就AI了,看竞赛要求不就是电磁四轮嘛?PVC赛道、黑边和电磁线、竞速组赛道元素,不是很懂。或许后续还会有补充说明吧。可以参考往年的电磁或者四轮做即可。

 

最后,本文仅是对新出规则的一些浅显见解,至于怎么选择组别和具体方案,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把比赛当锻炼的,怎么选;冲着拿奖去的,又怎么选。其实,努力很重要,怎么个选择法更加重要。虽然笔者对于不同情况怎么选择有自己的观点,为了不误人子弟,就不说明了。现在已是3月,7月赛区赛,8月国赛,又耽误了一段时间,接下去该怎么准备呢?

 

欢迎关注公众号:一名追风的少年。专注理工科竞赛!

第十五届智能车规则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