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变量及数据类型
注:本文章为笔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变量的定义
变量:就是用来存储数据的,在python中,存储数据需要变量来存放
如果有多个数据,那么就可以使用多个变量来存储
变量的类型
如何查看变量的数据类型
a = 10
type(a) # 在这里是在交互模式演示的
输出: <class 'int'>
name = "python"
输出: <class 'str'>
标识符
什么是标识符?
标识符是开发人员在程序中自定义的一些符合和名称
标识符是自己定义的,如变量名、函数名等
标识符的命名规则:
- 标识符只能由字母、数字、下划线("_")组成
- 标识符不能以数字开头
- 标识符不能使用关键字
- 标识符区分大小写
标识符的命名方法:
-
小驼峰式命名法:第一个单词以小写字母开始,第二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例如:myName、myList
-
大驼峰式命名法: 每一个单词的首字母都采用大写字母
例如:UserName、FirstName、LastName
-
还有一种命名方法是:下划线命名法,通过下划线来连接所有的单词(多用于函数的命名)
my_list、user_name
标识符命名建议:
标识符应该见名知意
python中的关键字
关键字:python中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标识符,这就是所谓的关键字
注意:关键字是python已经使用的了,所以不允许开发者自己定义和关键字相同名字的标识符
查看关键字的方法:在命令窗口输入
import keyword
keyword.kwlist
python中变量的输出
print("hello world hello python")
print("你好世界,你好中国!!!")
格式化输出
格式化输出的目的:可以简化程序
age = 10
print("我今年%d岁" % age)
在程序中,看到了%这样的操作符,这就是python中格式化输出
格式化输出之常用的格式符号
格式化输出之换行输出
print("123456\nbaobao")
print("你好世界\n你好python")
在输出的时候,如果有\n,那么\n后的内容会在另一行显示
输入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python2.x和python3.x中的输入区别
在这里是说明一下两个版本的差别,不做具体实例演示
python2.x中的输入是这样的: raw_input()
python3.x中的输入是这样的: input()
输入演示:
a = input("请输入:") # 输入123
print(a)
# 输出: 123
input()接受表达式输入,并把表达式的结果赋值给等号左边的变量
运算符
python支持以下几种运算符:
- 算术运算符
- 赋值运算符
- 复合赋值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a = 10
b = 20
print(a+b) # 这里的'+'号就是算术运算符
在这里不做过多的演示,大家下去可以多尝试使用
下面是所有的算术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
# 这里的把10赋值给a,就是所谓的赋值运算符,把=号右边的结果赋值给左边的变量
a = 10
print(a)
复合赋值运算符
a = 100
print(a) # 这里输出的a是100
a += 1
print(a) # 这里输出的a是101
a += 1 拆开理解就是: a = a + 1
下面是所有的复合赋值运算符:
数据类型的转换
a = 1001
print(type(a)) # <class 'int'>
a = str(a)
print(type(a)) # <class 'str'>
关于数据类型的转换以后会有更多的讲解,在这里只用做简单的了解
可以转换的数据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