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三次浪潮
机器学习三次浪潮
机器学习的三次浪潮也可以说是人工智能的三次浪潮,因为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 1956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提出
1956 年夏季,以麦卡赛、明斯基、罗切斯特和申农等为首的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年轻科学家在一起聚会,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它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IBM 公司“深蓝”电脑击败了人类的世界国际象棋冠军更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完美表现。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让计算机这台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 - 1950-1970
符号主义流派:专家系统占主导地位
1950 :图灵设计国际象棋程序
1962 :IBM Arthur Samuel 的跳棋程序战胜人类高手(人工智能第一次浪潮) - 1980-2000
统计主义流派
主要用统计模型解决问题
Vapnik 1993
1997 :IBM 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人工智能第二次浪潮) - 2010- 至今
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大数据流派
Hinton 2006
2016 :Google AlphaGO 战胜李世石(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
【对上述发展过程解释】
人工智能这个概念一点都不新,机器学习也一点都不高深,计算机视觉也谈不上神奇,为什么这样说?
我们人工智能实际上在历史上,有三次浪潮。
- (1)第一次 50 年代到 70 年代,叫符号主义流派,专家系统占主导地位。
什么叫专家系统?就是人去学一个东西,然后把学到的知识理论化,再把这些理论模型化,最后把这个模型程序化,形成一个系统,就叫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巅峰在 1962 年,IBM 公司的跳棋,战胜了当时的人类高手,引爆了第一次浪潮。
专家系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也解决不了很多问题。 - (2)到了 1980 年,统计时代开始盛行。统计流派巅峰在 1993 年,Vapnik 系统性的提出了一篇论述叫支持向量机,现在这个算法在很多地方被大量的使用,它非常有效。
引爆第二波浪潮的重点就是 1997 年,IBM 的深蓝(采用了暴力穷举的方式)战胜了当时的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 - (3)2016 年的 AlphaGO 引爆了第三波浪潮。
2006 年 Hinton 提出过一个经典的论文,Hinton 这篇论文虽然在 2006 年提出,但是我们神经网络是一个非常老的概念,它的前身要追溯到 1986 年的多层感知器反向传播算法。
【 论述】
刚才说到我们三次浪潮,前两次每次都是这样,说人类要毁灭了,后来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现在就处在这个状态,人类又要毁灭了。其实和前两次比,还是有一点区别。
【我们可以用三盘棋来解释这个纳 高德纳 Gartner 曲线图(计数成熟度曲线),就是历史上人工智能分别在跳棋,象棋,和围棋方面战胜了人类,所以现在这个时期是属于最后的平稳增长曲线】
刚才说到我们三次浪潮,前两次每次都是这样,说人类要毁灭了,后来发现其实并不是
这样, 人工智能仍然在高速发展。
我觉得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它现在真的是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打开你的手机看看,淘宝,智能推荐,拍一拍,谷歌翻译,搜索引擎,智能出行,智能规划,微信,智能助理,头条,智能推荐,还有机器识别,其实它已经深入的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将来它会改变更多。
【总结】 随着 2016 年 Alpha Go 在围棋击败李世石,2017 年初卡内基梅隆大学人工智能系统 Libratus 在长达 20 天的鏖战中,打败 4 名世界顶级德州扑克玩家,这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人工智能已经不再是在各大公司幕后提供各种智能推荐、语音识别算法的工具,它已经慢慢走向台前进入到平常百姓的视野之中。曾经有人描述人工智能就向一列缓缓开向人们的火车,一开始非常遥远而且看起来非常缓慢,它慢慢接近,直到人们清楚看到它的时候,它已经呼啸而过,把人远远抛在身后。现在似乎就是人们可以远远看到人工智能的时候,它已经发展数十年,但直到最近才引起广泛注意,随着大数据的积累、算法的改进、硬件的提升,人工智能可以在很多细分的领域成为专家,辅助人类甚至超过人类。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
喜欢就点赞评论+关注吧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