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协议RIP 简单介绍及实验
Metric 度量值
动态路由 基于某种路由协议实现
动态路由特点
减少了管理任务
占用了网络带宽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路由器之间用来交换信息的语言
影响度量值的因素
跳数、带宽、负载、时延、可靠性、成本
收敛
使所有路由表都达到一致状态的过程(时间越短 学习越快)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比较
网络中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互相补充
按照路由执行的算法分类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依据从源网络到目标网络所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选择路由(RIP、IGRP)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综合考虑从源网络到目标网络的各条路径的情况选择路由(OSPF、IS-IS)
RIP的基本概念
定期更新
邻居(只向邻居广播)
广播更新
全路由表更新
路由表的形成
路由器学习到直连路由
更新周期30s到时 路由器会向邻居发送路由表
再过30s 第二个更新周期到了再次发送路由表
RIP度量值为跳数
最大跳数为15跳 16跳为不可达
RIP更新时间
每隔30s发送路由器更新消息 UDP520端口
RIP路由更新消息
发送整个路由表信息
实验拓扑图
路由器的基本IP配置(环回接口是l0)
R0
R1
R2
R3
R4
R5
RIP配置
R0
R1
R2
R3
R4
R5
验证
查看R0的路由表
查看R2的路由表
其中[120/2] 120代表管理距离(Distance) 2是度量值(跳数)
查看协议 协议为rip version默认为1 version2可支持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
version1不携带掩码 不支持子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