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讯协议

TCP/IP是两个独立的且紧密结合的协议、负责管理和引导数据报文在网络上的传输。TCP负责和远程主机的连接、IP是负责寻址的,是报文被送到其改去的地方。
网络传输模型:
一种是OSI参考模型,其有七层。
二种是TCP/IP参考模型,其有四层。
网络通讯协议

应用层协议: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远程使用网上其他计算机使用的协议,以获取其他计算机上运行或者存储的信息。
FTP:文本传输协议,实现网上和主机之间文本交换的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定义了邮件如何在邮件服务器之间传输的协议。
DNS:域名系统,实现域名和IP之间的转换。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会用浏览器查询web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协议。
HTTP:基于TCP、无连接(实际上是短连接)、无状态、应用层协议。
POP:邮件协议,定义了将用户从邮件服务器下载到本地服务器的协议。
传输层协议:
UDP:(广播)
1、将数据及数据源封装成数据包,不需要建立连接。
2、每个数据包的大小都限制在64K中。
3、因为是无连接,是不可靠协议,容易丢失数据包。
4、不需要建立连接,所以速度快。
UDP:无连接、数据报模式、数据无序、不可靠、但传输快、占用资源少、传输层协议。

TCP:
1、建立连接,形成传输数据的通道。
2、在连接中进行大数据的传输。
3、通过三次握手完成连接,四次回收断开连接是可靠协议。
4、必须面向连接,所以效率低。
TCP:面向连接、流模式、保证数据有序、可靠性高、传输慢、占用资源多,传输层协议。

网络层:
IP:因特网上的每台计算机和其他设备都规定了一种地址,叫做"IP地址"。
ARP:地址转换协议,完成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化。
R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完成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转换。
ICMP:控制报文协议,发送消息,并且报告数据包的传输错误。

什么是ipv和ipv6:
ipv4是第一个被广泛应用的ip,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ipv4的地址长度规定为32位,分为四段,每段8位且以点隔开,并以十进制形式表示,故每段的数值范围为0~255,即最小的为0.0.0.0,最大为255.255.255.255。由于ipv4位数使得其地址资源已被分配完,故产生了ipv6。ipv6的长度是ipv4的四倍,以十六进制形式表示,其被分为8段,每段以冒号隔开。如ABCD:EF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

封装:
首先用户层需要传输文件,那么就需要文件传输协议。在需要传送的数据加上文件传输协议的报头,呼叫下一层。传输层接收到这个指令之后,加上该层的协议报头,再呼叫下一层。网络层收到这个指令之后,加上网络层的报头,传给链路层。链路层的协议中包括传送目标。通过局域网传送给了对方主机的链路层。以上过程称为——封装。

数据封装的过程:
在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的叫法也是不同的,在传输层叫段,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在链路层叫做帧。
应用层数据通过协议栈发到网络上时,每层协议都要加上一个数据首部,称为封装。
首部信息中包含了一些类似于首部有多长,载荷有多长,上层协议是什么等信息。
数据封装成帧后会发到传输介质中,到达目的主机后每层协议再剥掉相应的首部,根据首部的“上层协议字段”将数据交给对应的上层协议进行处理。
网络通讯协议

参考地址:
https://blog.****.net/JustKian/article/details/92817276
https://www.cnblogs.com/longwhite/p/10397698.html
https://blog.****.net/daboluo521/article/details/8037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