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M锐化
PS菜单:滤镜/锐化/USM锐化
USM锐化滤镜工作原理
两种颜色相交时,不改变颜色本身,而只是将其交线变得清楚一些,可使图像看起来更清晰,这正是人眼的一种观察特征。
采用照相制版中的虚光蒙版(模糊遮罩)原理,通过加大图像中相邻像素间的颜色反差,使图像的不同颜色之间生成明显的分界线,从而提高图像整体的清晰效果。
对于专业色彩校正,可使用此滤镜调整边缘处的对比度,并在边缘的每一侧生成一条亮线和一条暗线,从而使边缘突出。
该滤镜是所有“锐化”滤镜中锐化效果最强的滤镜。
理解滤镜选项
选项:数量Amount
将颜色交线处的暗色变暗、亮色变亮的幅度大小。其值越大,则清晰度强调的效果越明显,即锐化程度越强。
取值范围在1%~500%,通常范围在50%~250%,最常用范围在50%~150% 。
在判定数量大小之前,应将图像100%显示。
选项:半径Radius
确定在多大范围内搜索像素间的差异,即USM锐化时的运算范围,或者说是暗色与亮色发生变化的范围,即光晕的宽度。较低的数值仅锐化边缘像素,较高的数值则锐化范围更宽的像素。
以发生变化的颜色跟交线的位置确定,单位为像素。取值范围在0.1~1000.0个像素;通常使用2个以下的像素,尤其是对于高分辨率图像。
如果半径值为1,则从亮到暗的整个宽度是两个像素;如果半径值为2,则边缘两边各有两个像素点,那么从亮到暗的整个宽度是4个像素。
半径越大,细节的差别也清晰,但同时会产生光晕。
选择合适半径的关键是:能否接受应用该半径后所丢失的细节。
选项:阈值Threshold
决定多大反差的相邻像素边界可以被锐化处理,而低于此反差值就不作锐化。
阀值的设置是避免因锐化处理而导致的斑点和麻点等问题的关键参数,正确设置后就可以使图像既保持平滑的自然色调(例如背景中纯蓝色的天空)的完美,又可以对变化细节的反差作出强调。
取值范围在0~255,此项在设置的时候,推荐值在3或4。
控制杂色的多少,较大的阈值常伴随着较大的数量。
三个选项要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才能既达到清晰的目的,又不致使图像出现噪点。
USM滤镜应用
(1)可锐化单独的通道
有些颜色通道较之其他通道有过多的杂点,单独锐化时应该提高阈值以避免锐化到杂点。
(2)如果只想锐化细节而不想影响到颜色
方法一:转换到Lab模式下锐化明度通道;
方法二:锐化完了后使用渐隐命令并采用明度混合模式;
(3)由于受USM锐化滤镜影响最大的往往是图像中原本反差比较强烈的边缘或轮廓,可能会产生“马太效应” ,因此,如果能找到这些边缘,再将这些区域排除在外,就可以实现图像各个区域的均衡锐化。
(4)如果图像将用于打印输出,可能需要一个比屏幕上看起来合适的锐化效果还要高一些锐化值。
(5)各种常用的USM锐化设置
轻柔锐化
对于儿童、小动物、彩虹等比较柔和的主体对象。
数量:150%左右;半径:1.0左右;阈值:4色阶以下
对于人像
数量:75%左右;半径:2.0左右;阈值:3色阶以下
中等锐化
对于风景、产品照片、居室照片等。
数量:225%左右;半径:0.5左右;阈值:0色阶
强烈锐化
对于有强烈边缘的物体,如硬币、汽车、废墟等。
数量:225%左右;半径:4左右;阈值:3色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