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45W!大厂Python岗需求狂涨42%,这三个真相程序员必看!
最近发现一个热门话题:
“那么多人推荐学Python,如果学完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其中,有个回答我永远忘不了:
不会找不到工作啊,我自学三个月就加入了美团。
毕竟是大公司,还给我发了坐骑,头盔和护甲,不说了,又有单子来了。
但是抖机灵的从来都是玩笑,最新的真实数据是这样的:
在2018年以前,Python的招聘需求分布均匀,由于其高效及稳定性,备受中小型互联网公司的青睐。
但是进入2018年,互联网寒潮对创业公司的生存和招聘需求造成了打击,故招聘需求量下降。
另一方面,大厂开始大力推进Python的使用,面邀数量明显向上市公司集中。在图上可以看到,在2018年,上市公司的招聘需求提升至42%。所以,学Python的人,未来进大厂的可能性会更大。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python系统学习q群:250933691有免费开发工具以及初学资料,(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爬虫,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每天有老师给大家免费授课,欢迎一起交流学习。
大厂开始发力
在平均面邀年薪上,2018年也呈现出大厂的「集聚效应」,上市公司甚至能开出高达45w年薪,比创业公司高36%(12w)。而在前一年,还没有如此明显的差距。
大量应用Python的典型包括Youtube、Dropbox、Quora、Google、Facebook,以及百度、腾讯、字节跳动、豆瓣、知乎、汽车之家、美团等,国内大厂目前对Python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策略、模型和算法类岗位。
中年危机就像保险
越早改变心态,这份危机更易化解
最近在看的一个热门剧集,男主之一是一名中年程序员,拥有斯坦福大学的国外留学背景,但是照样免不了被辞退的中年危机。
他的老婆给他来了灵魂三连击:
1、爱面子,放不下身段,很多事不肯从新开始
2、年纪越来越大,学东西速度比不上年轻人
3、性格过于耿直,做不了管理层
这是很多程序员的通病,但也是大部分人类的通病——惰性和短视。
记得曾看到一个这样的对话:
老人A:我现在想学英语,但是我都60岁了,再过5年我都65了!
老人B:但是你不学,5年后也是65啊。
在互联网寒潮下,越来越多的人仿佛“幡然醒悟”,感觉到Python是个“坑”:
-新闻道:“国家大力推崇,从小学开始全面学习Python。”
-内心os:“连小学生都会了,我现在学还有个锤子竞争力?”
-新闻道:“Python岗位需求量增长174%,成需求增速最快的编程语言。”
-内心os:“再快,Java还是需求量第一,还是学Java才能稳稳就业啊。”
很多人不知道Python需求增速年年攀升,未来Java可能会彻底被超过。我们唾手可得的信息是,招聘网站大把的发布Java程序员招聘信息,仿佛Java只要学个皮毛就能觅得一份工作。但是对Python工程师,企业们却更严格一些。
所谓严格,不正是因为Python潜力更大,所以对其期望更大吗?比如,Python最近的表现不得不让人重视,又统冠四榜了。
另外Python虽然学起来简单,但是延展性极强——数据挖掘,大数据,人工智能工程师,Python都是必经之路。
这像是一个无底洞,但是哪一个学习领域不是无底洞呢?永远不要与趋势为敌,如果这个无底洞,是受时代发展支持的,那便是一个无底的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