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点学习笔记之计网概述

7.OSI参考模型个层次介绍:

本文接上一篇博文,详情请看博文: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点学习笔记之计网概述


7.1 物理层:解决单一比特流传输问题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点学习笔记之计网概述

      7.1.1物理层包含功能与特性:

         7.1.1.1 接口特性:机械特性(说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

                                        电气特性(说明接口电缆哪条线上出现的电压应为什么范围,即什么样的电压表示1或0)、

                                        功能特性(说明某条线上的某一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规程特性 (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7.1.1.2 比特编码

           7.1.1.3 数据率

           7.1.1.4 比特同步:时钟同步

           7.1.1.5 传输模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7.2 数据链路层:负责结点-结点数据传输,加头加尾形成数据帧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点学习笔记之计网概述

7.2.1   功能

          组帧:加头加尾

           物理寻址:在帧头增加发送端/接收端的物理地址表示数据帧的发送端/接收端

           流量控制:避免淹没接收端

           差错控制:检测并重传损坏或丢失帧,并避免重复帧

           访问(接入)控制:在任一时刻决定哪个设备拥有链路控制使用权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点学习笔记之计网概述

7.3 网络层:负责源主机到目的主机数据分组交付,可能穿越多个网络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点学习笔记之计网概述

7.3.1 功能

        逻辑寻址:全局唯一逻辑地址,确保数据分组被送达目的主机,如IP地址

        路由:路由器互联网络,并路由分组至最终目的主机,路径选择

        分组转发: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点学习笔记之计网概述

7.4 传输层:负责源-目的(端-端)(进程间)完整报文传输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点学习笔记之计网概述

7.4.1 功能

         分段与重组

         SAP寻址:确保完整报文提交给正确进程,如端口号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点学习笔记之计网概述

          连接控制

          流量控制

          差错控制

7.5 会话层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点学习笔记之计网概述

7.5.1 功能与特性

        对话控制:建立、维护

         同步:在数据流中插入“同步点”

7.6 表示层:处理两个系统之间交换信息的语法与语义问题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点学习笔记之计网概述

7.6.1 功能与特性

         数据表示转化:转换为主机独立编码

         加密/解密

         压缩/解压缩

7.7 应用层:支持用户通过用户代理(如浏览器)或网络接口使用网络(服务)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点学习笔记之计网概述

7.7.1 典型应用层服务:

         文件传输(FTP)

         电子邮件(SMTP)

         web(HTTP)

8、TCP/IP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点学习笔记之计网概述

 9、五层参考模型

   五层参考模型综合了OSI和TCP/IP的优点

9.1 应用层:支持各种网络应用:FTP、SMTP、HTTP

9.2 传输层:进程-进程数据传输:TCP、UDP

9.3 网络层: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数据分组路由与转发

9.4 链路层:相邻网络元素(主机、交换机、路由器等)的数据传输:以太网

9.5 物理层:比特传输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点学习笔记之计网概述                                              

9.6五层参考模型数据封装: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点学习笔记之计网概述                                                                      

本文笔记整理思路来自慕课平台哈工大老师慕课,感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