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定义及协议)
定义
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在信道上的“透明”传输。
1)封装成帧
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确定帧的界限,进行帧定界
正常情况下,接受完整帧。出错时丢弃不完整的帧
2)透明传输
用字节填充法解决透明传输问题(添加转义字符)
3)差错控制
链路
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其他的交换结点,一条链路是一条通路的组成部分。
数据链路
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如果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数据链路 = 链路 + 协议
类型
- 点对点信道
- 广播信道
帧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
点对点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
封装、透明、简单的差错检测
建立链路所需参数的协商
向上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向下兼容多类型链路
动态分配网络地址、自动检测连接状态
组成部分
将IP数据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链路控制协议LCP
网络控制协议NCP
运行阶段
1.建立链路(LCP)
2.验证(PAP/CHAP)
3.网络控制协议(NCP)
4.会话维持阶段
5.终止PPP链路(LCP)
PPPoE(以太网上的PPP)
用户端组建一个局域网络,通过一个发送设备连接到服务商端
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特殊问题
身份标识
信道争用
以太网
通常以IEEE的802.3标准称为以太网
资料来源:北京交通大学、李春艳——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