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计算机网络教程-物理层(三)无线传输

结构化计算机网络教程-物理层(三)无线传输

1.电磁频谱

电磁波有两种特性,一是波长λ,二是频率f,频率越高代表能量越高,越来越像光带有粒子的特性,频率越低越像波。在真空中有公式c=λf,换句话说知道频率就能大概算出来波长是多少。

结构化计算机网络教程-物理层(三)无线传输

相同的频率可能会干扰,所以认为将频率划分成一道道“车道”,大家别越线就不会装车,当然有些车道是免费的,叫ISM,剩下的要想要用这个车道就不是很容易了。车道归谁由国家政策决定,最开始是“选美”,谁说的好听给谁用,在后来是“摸彩”,谁抽到号谁用,最后是拍卖,谁给的钱多谁用。当然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处理方法,我国怎么用不太清楚。

2.无线电传输

频率在4-8这个数量级称为无线电传输,传输的能量损耗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传的很远。频率越高穿透性越差,越有可能被反射回来。

3.微波传输

微波的频率在8-10这个数量级,有多径衰弱,就是说波不同相,自己干扰自己。4Ghz以上就可能被雨水吸收了。

4.红外传输

完全无法穿透固体,就像小时候玩的红外线笔一样,像一条直线射出去。

5.光通信

受温度干扰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