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一】工厂模式

工厂模式分为: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

核心思想:用一个工厂类根据不同的输入条件new出不同的派生类指针,然后利用多态的特性调用不同派生类中virtual函数,得到不同的结果

 

【设计模式一】工厂模式

 

结语:他真的很简单,以上所有的判断处理都在工厂类中完成,通过CreateFactory函数,根据不同的类型new 出派生类指针,返回基类指针。这个设计的好处是足够简单,你给什么样的输入,我给什么样的输出。坏处是,工厂的职能太单一,假如我的产品有很多那么判断入参的分支也会很多,这样代码不够美观,耦合度高,且无法定制具有差异性的子类。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ld)

核心思想:工厂方法模式的思想是定义一个创建产品对象的工厂接口,将实际创建工作推迟到子类当中。不同类型的产品由不同的子工厂来创建,核心工厂类则不再负责产品的创建。这样核心类成为一个抽象的工厂角色,仅负责定义子类必须实现的接口。这样进一步抽象化的好处是系统在不修改核心工厂功能(实现)的情况下引进新的产品。

 

【设计模式一】工厂模式

结语:工厂方法模式类比为现实中厂区的扩建,原先实力小,所有产品都在一个工厂中创建,现在挣了钱规厂区扩建,所有的工厂都按照初始的(核心)工厂的模子构建,但不同厂生产的产品就不一样了。客户订单下到总厂,总厂根据订单需求下单到子厂生产产品。设计思路上,工厂方法模式将工厂真正的抽象出来,与简单工厂相比,修正了简单工厂模式中不遵循“开放-封闭”原则,例如添加新产品时仍需要修改工厂基类内容。

 

抽象工厂模式(Abstruct Factory)

核心思想:抽象工厂与工厂方法模式基本一致,只是工厂不再用于创建单个的产品,而是每个工厂负责创建一个系列的产品。

【设计模式一】工厂模式

结语:如果说工厂方法模式是对简单工厂模式的一个纵向抽象扩展,那么抽像工厂模式就是在工厂方法模式基础上的一个横向抽象扩展。

简单工厂模式完全不遵循开闭原则,并且是面向类编程,而不是面向接口编程,违背了依赖倒转原则;工厂方法模式将“工厂”抽象化,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解耦,使得不同的工厂能够生产不同的产品;抽象工厂模式则完全将工厂和产品抽象化,使得工厂不参与产品的设计,当产品修改时,只要修改产品的特性就可以,工厂完全不用有任何改变,达到了完全解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