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与TCP/IP四层(参考)模型
一.七层网络模型
OSI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为OSI),全名“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是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全世界范围内互联为网络的标准框架。1983年,国际标准组织(ISO)发布了著名的ISO/IEC 7498标准,它定义了网络互联的7层框架,也就是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2.TCP/IP四层(参考)模型
TCP/IP和OSI模型组并不能精确的匹配,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参考OSI模型并在其中找到TCP/IP的对应位置。如上图所示,我们已经标出了TCP/IP对应的四层位置所在。通常人们认为OSI模型最上面三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在TCP/IP中是一个应用层。由于TCP/IP有一个相对比较弱的会话层,由TCP和RTP下的打开和关闭连接组成,并在TCP/UDP下的各种应用提供不同的端口号,这些功能被单个的应用程序添加。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
-
工作层次不同
交换机主要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第二层)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第三层)。 -
转发依据不同
交换机转发所依据的对象是:MAC地址。(物理地址)
路由转发所依据的对象是:IP地址。(网络地址) -
主要功能不同
交换机主要用于组建局域网,连接同属于一个(广播域)子网的所有设备,负责子网内部通信(广播)。
路由主要功能是将由交换机组好的局域网相互连接起来,或者将他们接入Internet。
交换机能做的,路由都能做。
交换机不能分割广播域(子网),路由可以。
路由还可以提供防火墙的功能。
路由配置比交换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