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穗HERS | 你优越感到底从哪儿来的?
作者 | 寇晨 编辑 | Dave 董雯雪 视觉设计 | 任染
这是 禾穗HERS女性商学院 的第 018 篇原创文章
最近身边的创始人朋友跟我吐槽,他发现自己找的CTO,负责技术和供应链的合伙人居然是乙方心态,懊悔不已!
这位合伙人居然还向创始人索取各种服务费、设计费、咨询费。创始人没有按他的要求给付便对创始人叫嚣:“以后休想在我这个圈子里干事“。
听创始人吐槽时,我后背一阵发凉,心口紧的厉害。这个气焰嚣张的的合伙人身上存在一种明显的优越感,让人感到委屈和无助,甚至是愤怒。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种优越感到底从哪儿来的?
1
优越感来源于自卑感
这位CTO身上的优越感其实来自于他内心深深的自卑感。
后来和创始人朋友聊起来才得知,CTO曾经自己创过业,但不幸的是遭遇合伙人的背叛,导致债台高筑,无奈逼迫他自己这些年靠打工来还债。
果不其然,在一个新的startup里,CTO会如此有跋扈的优越感,其实源于曾经失败的创业经历,也是导致他感到自卑的那段经历。
人人皆有自卑之处,可这也是促使人类进步的原因。著名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开山鼻祖,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博士在其著作《自卑与超越》中提到,"自卑感总会带来紧张感,同时也会带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性行为。不过这种行为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争取优越感的行为总是从生活中没有意义的一面表现出来,而真正的问题却被搁置起来,避而不谈"。争取优越感的补偿性行为通常有哪些表现呢?
2
优越感如何体现的?
阿德勒博士认为,优越感是自卑感的补充性行为。是人们为了逃避自卑的一种替代性手段。以下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争取优越感的常见行为表现:
① 傲慢,目中无人
比如同事或者领导总是看不起别人,看不起比他年轻同事,看不起物质还没有他富裕的人。经常对他人鄙视,轻蔑。
想起我刚工作那会儿,同事对我非京大学的背景好一阵鄙视,总认为我低她一等。哪知道我这水瓶座心大,轻描淡写地对她说"冬天连独立浴室都没有的学校有什么可炫耀的"。这才让那同事语噻了好久。
② 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别人都是错的
特别是当这类人不能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时候,也会认为别人是错的。
无论逻辑,客观事实,还是焦点本身,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也总是把他人的观点看成是幼稚的,片面的。我们常见的“理中客“、”死理性派“便是这个特征的代表。
③ 别人不赞同他,便认为对方是白痴
相信大家在工作中可能都会遇到一两个这类的合作伙伴。我记得有一位创业者客户,咨询我关于商业模式的合法化问题,我对目前的法律规定和其他同行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后,告知了他关于该创业项目的法律风险。
没想到这位创始人直接对我大放厥词,抨击法律和现有的市场情况,还跟我说我们律师都是白痴。我匆匆挂完电话后哭笑不得.
④ 缺少同理心,很难共情他人
人类毕竟是社会动物,同理心和共情能力是我们社会属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对于优越感爆棚的人而言,他们是最缺乏这部分社会功能的人群。
我想起曾经一个朋友的真实经历,她刚出院不到3小时,她的领导简单问候了下出院时间后,就继续要求朋友晚上加班,第二天早上6点必须要收到一份工作文件。朋友跟我说,作为早期员工的她,辛辛苦苦勤勤恳恳2年,出院不到3小时却得不到领导一点安慰和关心,仿佛自己是个机器人一样,这感觉比住院还难受。
⑤ 过分夸大,吹牛
这个特点很常见,大家也都能理解。
创投圈这样的人其实随手一抓也是一大把。比如某网红食品startup的创始人,声称知名商学院毕业,结果不过是国籍优势的转学生,并不是正常考试申请的留学生。
然后说自己曾在知名投行工作过,结果就是个短期intern。曾经和他创业的小伙伴因为一篇充满理想主义的文章被吸引到一起无薪奋斗,结果自己泡着漂亮MM,还拖欠团队成员的基本工资。曾经和他一起创业小伙伴们后来打趣道:"这个人好像没有一句话没有水分."
⑥ 容易紧张和焦虑
没错,充满优越感的人反而容易紧张和焦虑。这主要是因为优越感本身是自卑感的替代补偿性行为,人们虽然表现的优越,事实上内心还是充满自卑,而这个自卑感又不敢让人知道。因此他们总有一种怕被人拆穿的紧张和焦虑存在。
⑦ 常常打断别人说话,并不以为然
被打断说话是在我们工作生活中很常见。但是习惯打断人说话并不以为然的表现就往往是充满优越感地体现了。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高校老师来找我咨询法律建议,然而他总是摆出一副好为人师的高高在上的样子,我们正常沟通问题的时候,他总是打断我的话,并且在话题里肆意彰显他的"绝对正确性",也并不考虑他的意见是否合理。那时我只能静静看着他眉飞色舞地表演他的脱口秀。
⑧ 情绪波动,起伏无常
优越感和自卑感一样,都会让人情绪起伏无常,像过山车一样。正是因为以上的种种表现,充满优越感的人的内心往往很多剧本在上演,又要期待自己比别人完美,高人一等;又要保证自己的权威感;还需要时刻警惕别人对他的质疑和反驳。这情绪要是没有起伏了,才是real优越。
3
如何正确面对优越感呢?
既然我们知道了优越感源于自卑感,那么面对优越感其实意味着要面对我们内心深处的自卑感。
提到自卑感,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会有一种羞愧的感觉,不敢面对和接受自己的自卑感。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上一层楼的愿望,因此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如何面对我们内心的自卑感呢?我们先来了解下自卑情结。
阿德勒博士曾经这样定义自卑情结:一个人面对自己无法适应或妥善处理问题时,明确表示自己无法解决该问题,即是自卑情结。
我们不难发现,优越感的行为表现里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去改变自己。
举个例子,都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吃,但是,一个习惯哭泣的孩子无非就是用眼泪达到控制身边人来满足自己的目标。
长大后,这个习惯用眼泪的人就会习惯逃避困难,继而以逃避困难为荣,来展现自己比他人聪明。然而这类人,在我们的历史书上,从未成过任何大事不说,自身结局也并不好。
而不逃避困难,勇敢面对,总是能在困难面前发现新方法,找到新的解决方案的人,往往是拥有丰功伟绩的人。
这印证了阿德勒博士的一个观点:自卑感不代表一个人不正常,我们也不能去单一负面评价自卑情结。实际上,全部人类文化的基础都是自卑感。
因此,我们需要认清一个事实:所有人都有自卑感,所有人都要追求优越感。
但不去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而妄求依赖他人来实现自己目的而获得的优越感,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去面对的问题。
这类优越感的错误在于:对生活无意义,无价值。
生活一定会充满各种困难,然而如何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就是生活的意义,也是生命的价值。我们每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也就不可能存在永远的,唯一的优越感。
要想面对这类因自卑情结而产生的优越感的方法只有一个:合作和创新。
打开不愿改变自己的心门,去现实世界里看看,去和其他人一起感受生活的意义,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分享一个我自己克服优越感的真实经历。曾经我一直瞧不起做家务,中二时期的我自诩要像coco 香奈儿女士一样绝不下厨房,做一个不碰柴米油盐的lady。
敲下这些字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十几年前的我,居然对自己是个吃货这个事实有这么大的误会?
然而有一次,我生病在家休息,保洁阿姨来我家看到外卖盒子,立刻跟我说“发烧还吃什么外卖啊,多不干净!”然后立刻去厨房给我下了一碗鲜美爽口的清汤小面。我看到浮着一层油的外卖海鲜粥,也立刻没了胃口。
我反思了那段时间的生活,工作压力大,不愿照顾自己,还没事和男票吵架埋怨他不照顾我。其实这都是我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照顾自己的自卑情结,希望自己一成不变,而要别人来为我改变从而获得虚无缥缈的优越感。
不久后,我放下了那个虚假无意义的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优越感,开始请教阿姨教我做些可口饭菜。从此以后,我就在厨房里克服了生活中的自卑感,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学着给自己变着法儿的做些快手小菜,不仅营养健康,还能调节工作的压力。
真正的优越感来自于自信而不是自卑,是改变自己也不会担心失去自我,是与他人合作也不会害怕自己失去创造能力。既然人人都有自卑感,人人都在追求优越感,为什么我们不能追求真正的优越感呢?
点击下方标题 查看HERS往期精彩
禾穗HERS介绍
亲密关系管理
职场管理
「点个“在看”,帮助更多HERS看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