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立大学(林轩田)《机器学习基石》(第15讲)Validation
课程地址:https://class.coursera.org/ntumlone-001/class
课件讲义:http://download.****.net/download/malele4th/10208897
注明:文中图片来自《机器学习基石》课程和部分博客
建议:建议读者学习林轩田老师原课程,本文对原课程有自己的改动和理解
Lecture 15 Validation
上节课我们主要讲了为了避免overfitting,可以使用regularization方法来解决。在之前的
目录
1 模型选择问题
机器学习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选择,例如对于简单的二元分类问题,首先是算法A的选择,有PLA,pocket,linear regression,logistic regression等等;其次是迭代次数T的选择,有100,1000,10000等等;之后是学习速率η的选择,有1,0.01,0.0001等等;接着是模型特征转换Φ的选择,有linear,quadratic,poly-10,Legendre-poly-10等等;然后是正则化regularizer的选择,有L2,L1等等;最后是正则化系数λ的选择,有0,0.01,1等等。不同的选择搭配,有不同的机器学习效果。我们的目标就是找到最合适的选择搭配,得到一个好的矩g,构建最佳的机器学习模型。
下面比较一下之前讲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使用Ein作为判断基准,使用的数据集就是训练集D本身;第二种方法使用Etest作为判断基准,使用的是独立于训练集D之外的测试集。前者不仅使用D来训练不同的gm,而且又使用D来选择最好的gm∗,那么gm∗对未知数据并不一定泛化能力好。举个例子,这相当于老师用学生做过的练习题再来对学生进行考试,那么即使学生得到高分,也不能说明他的学习能力强。所以最小化Ein的方法并不科学。而后者使用的是独立于D的测试集,相当于新的考试题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最小化Etest更加理想。
2 validation
3 leave-one-out cross validation(留一法交叉验证)
下面用一个例子图解留一法的过程:
举一个例子,使用两个特征:Average Intensity(平均强度)和Symmetry(对称性)加上这两个特征的非线性变换(例如高阶项)来进行手写数字识别。平面特征分布如下图所示:
Error与特征数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很明显可以看出,使用
4 V-Fold Cross Validation
接下来我们看看Leave-One-Out可能的问题是什么。首先,第一个问题是计算量,假设N=1000,那么就需要计算1000次的Eloocv,再计算其平均值。当N很大的时候,计算量是巨大的,很耗费时间。第二个问题是稳定性,例如对于二分类问题,取值只有0和1两种,预测本身存在不稳定的因素,那么对所有的Eloocv计算平均值可能会带来很大的数值跳动,稳定性不好。所以,这两个因素决定了Leave-One-Out方法在实际中并不常用。
针对Leave-One-Out的缺点,我们对其作出了改进。Leave-One-Out是将N个数据分成N分,那么改进措施是将N个数据分成V份(例如V=10),计算过程与Leave-One-Out相似。这样可以减少总的计算量,又能进行交叉验证,得到最好的矩,这种方法称为V-折交叉验证。其实Leave-One-Out就是V-折交叉验证的一个极端例子。
所以呢,一般的Validation使用V-折交叉验证来选择最佳的模型。值得一提的是Validation的数据来源也是样本集中的,所以并不能保证交叉验证的效果好,它的模型一定好。只有样本数据越多,越广泛,那么Validation的结果越可信,其选择的模型泛化能力越强。
5 总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Validation验证。先从如何选择一个好的模型开始切入,例如使用Ein、Etest都是不太好的,最终使用Eval来进行模型选择。然后详细介绍了Validation的过程。最后,介绍了Leave-One-Out和V-Fold Cross两种验证方法,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实际情况下,V-Fold Cross更加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