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眼中的“1”和“0”

前几天听到一句话很有意思,是这么说的“对大数据程序员来说,看透生死远远没有操作0和1那么简单”。
  那我们都知道,在计算机的世界里,编程就是0与1的交替,规则很简单,但是逻辑稍许复杂,几千几万行的代码说到底底层逻辑不过是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那些事,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话,机器语言先来一圈儿。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遵循着非常简单的原则,它只能识别0与1,所以,0与1在数学中也许是两个再普通不过的数字,但是在计算机的领域确实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
  我们可以从一道关于大数据的信息竞赛题目中窥得一丝:加入提供一个M*N的矩阵,其中每一个格子中的数不是1就是0,最初开始时每一个格子的值为0,我们可以修改这个矩阵中的数字,每次给出矩阵的左上角坐标(x1,y1),以及右下角的坐标(x2,y2),并且将矩阵中的数字全部取反。每次还可以实现查询第x行第y列的格子中的数字是什么。程序员眼中的“1”和“0”
  这里不过多介绍这道题的解法和逻辑思路,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查一查,这么多的大数据最后归结到0和1上面来还是很有意思的。也是体现了现在的大数据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大上和难精深。
  在高级技术人员看来,在一个复杂的项目应用中,不管手下的大数据程序员们用的是java、C、python还是其他的语言,都是二进制0和1的影子,虽然我们在大数据领域的其他地方可能用十六进制、八进制会更方便,但是在大数据领域中计算机还是比较吃二进制的。
  学电气的小姐妹告诉我说0与1简直是她的噩梦,模拟电子与数字电子电路中的是与非,或非逻辑电路折磨了她整整大学4年,于是在毕业考研的时候果断跨考大数据,但还是没有脱离了0与1的掌控。更不用说还有代表高电平、低电平的,开与关的,有与无的……
  在马克思主义里面竟然还能涉及到普通性和特殊性,这点我确实是比较惊讶的,由此可见,简简单单一个0和一个1,在生活中、工作中涉及方方面面,以后就不再是程序员的专利了。
  在现阶段,大数据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国内仅大数据分析师就有将近1千万的人才缺口,那么很多小伙伴其实可以考虑一下在大学期间就选择相关大数据的专业,或者在考研的阶段选择一些关于大数据分析的研究方向和导师,这样在日后就业过程中也会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