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器模式总结
1、定义
我喜欢的样子你都有,你喜欢的样子我有没有,没有的话,我送你一个适配器,好吗?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2、使用场景:
系统数据和行为都正确,但接口不符时,我们应该考虑用适配器,目的是使控制范围之外的一个原有对象与某个接口匹配。适配器模式主要应用于希望复用一些现存的类,但是接口又与复用环境要求不一致情况。概括来说的话(双方都不太容易修改的时候在使用适配器模式适配。)
3、角色:
目标角色(target):这是客户锁期待的接口。目标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的类,也可以是接口
适配者角色(adaptee):已有接口,但是和客户器期待的接口不兼容。
适配器角色(adapter):将已有接口转换成目标接口。
4、适配器模式分类(这里主要讲的是对象适配器模式)
-
a、类适配器模式(class adapter pattern)
-
b、对象适配器模式(object adapter pattern)
-
c、缺省适配器模式(default adapter pattern),也叫默认适配器模式、接口适配器模式
5、适配器模式结构图
6、适配器模式优点
a、复用性:系统需要使用已经存在的类,功能符合系统要求,但这个类的接口不符合系统的需求,通过适配器模式解决不兼容的问题,使这些功能类得到复用。
b、扩展性:适配器使得系统多了一个方式扩展系统的功能
c、耦合性:一定程度上的解耦
7、适配器模式缺点
过多地使用适配器,增加系统理解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