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3)——拥塞控制原理
拥塞控制
拥塞
太多发送主机发送了太多数据或者发送速度太快以至于网络无法处理
表现
分组表失(路由器缓存溢出),分组延迟过大(在路由缓存中排队)
拥塞的成因
场景1
其中的路由器假定无限缓存,无重传
拥塞时分组延迟太大,达到最大throughput
上述场景当输入大于0.5C时,out无法增长,此时导致延迟快速增长
场景2
路由器缓存优先,发送者重传分组
情况a:发送者通过某种机制获知路由器的缓存信息,有空闲再发,此时输入与输出相等
情况b:丢失后才重发,此时输入大于输出
情况c:分组丢失和定时器超时后都重发,此时输入会变得更大
代价:对给定的“goodput”,要做更多的工作(重传),造成资源的浪费
场景3
四个发送方,多跳,超时/重传
代价:当分组被drop时,任何用于该分组的“上游”传输能力全都被浪费掉
拥塞控制的方法
端到端的拥塞控制
网络层不需要显示的提供支持,端系统通过观察loss,delay等网络行为判断是否发生堵塞
TCP采取这种方法
网络辅助的拥塞控制
路由器向发送显示地反馈网络拥塞信息,简单的拥塞指示,指示发送方应该采取何种速率
ATM的ABR拥塞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