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随堂笔记
3.7 su命令
3.8 sudo命令
3.9 限制root远程登录
4.1 磁盘管理
4.2 1、磁盘格式化(上)
2、磁盘格式化(下)
3、挂载
3.7su 目的是用来切换目录
su – zhao 彻底切换到自己的家目录
su zhao 不加-不是在自己的家目录中
root权限拥有操作所有用户数据的权限
例如用root在zhao的目录下创建test.txt的文件
su -c “touch /home/zhao/test.txt” zhao 以zhao的身份在特定家目录下创建文件
这个则是以zhao的用户在/home/zhao的目录下创建了一个test文件
可以看下zhao的身份:
注意有时候创建用户的时候,如果没有家目录,则需要手动添加家目录
并且需要将ls –la /etc/skel, 这个是系统自带的配置文件拷贝过去(.bash*一类的文件)
Cope命令: cp /etc/skel/.bash* /home/zhao/ *代表.Bash的文件,这里我创建之后因为有了不再举例
扩充一个知识点
用!$可以代表上个命令的最后一个参数
上一条命令是否执行正确 $?普通用户 root用户是#
3.8 sudo命令
sudo是让普通用户临时拥有root权限,可以以root身份去执行对应的命令
配置文件: visudo
例如我们对zhao的这个用户增加一个来使用ls的权限,注意下面的路径是绝对路径,不是相对路径,查路径可以用which ls
我们切换到zhao的用户下
这犯了一个小错误,是usr/bin 而不是user/bin,说明之前咱们做的是不生效的
这里我们还需要输入密码,如果想不输入密码则可以:
\
这里就不再需要密码了
3.9 限制root远程登录
配置文件 /etc/ssh/sshd_config文件
vi /etc/ssh/sshd_config,找到关键项,如果配置成no,则root账户不再能登录
配置好了之后重启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sshd.service
4.1 磁盘管理
hda/hdb ide盘
硬盘接口分类sas sata sata2 minisata
阿里云中虚拟盘 /dev/vda /dev/vda
存储类型DAS SAN NAS
DAS是通过物理服务器直连存储服务器的方式
说明通过交换机叫san ,fc协议
Nas 网络附加存储
4.1DF相关命令
df 显示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统计
常用的df命令
我们常用的df
需要理解的是:
第一列:磁盘分区的名字
第二列:磁盘的总大小,单位kb
第三列:已用多少
第四列:可用多少
第五列:已用百分比
第六列:挂载点 系统里的一个目录,linux磁盘不能直接访问,需要通过一个挂载点才能访问
常用的看文件大小,或者
df –lh查看则比较智能,会用到M去显示
du命令
du命令也是查看使用空间的,但是与df命令不同的是Linux du命令是对文件和目录磁盘使用的空间的查看
du –sh ./* 查看的是文件名或者目录,例如,这里是文件占用块是4k,不足4k的按照4k算
3,分区
我们先给虚拟机增加一个硬盘
增加一个10G的硬盘
利用fdisk可以看到是否有在线,当前不在线的,这时候我们需要重启centos
fdisk –l
重启好了之后我们发现多了一个新的磁盘 /dev/sdb
磁盘识别之后,我们需要给磁盘分区,注意一个磁盘主分区最多只能是4个
我们来创建不同的分区,分区工具我们就用fdisk分区工具,命令如下
fdisk /dev/sdb fdisk加磁盘路径
这里我们先创建一个1G的主分区
连续创建3个分区然后最后一个使用扩展分区
这时候再添加分区,则为逻辑分区了
这里注意,逻辑分区从5分区号开始,1到4留给主分区和扩展分区,逻辑分区是连续的,扩展分区不支持格式化,里面装着逻辑分区,扩展分区只是个壳子,真正写数据的是逻辑分区
W 保存退出
这里分区都好了之后,下一步,我们来挂载磁盘
4.2 1、磁盘格式化(上)
挂载好之后,我们要先格式化磁盘
挂载好之后,我们要先格式化磁盘
查看centos7支持的文件格式
cat /etc/filesystems
然后利用mke2fs命令:
mke2fs -t xfs
mke2fs -t ext4 /dev/sdb1 这里我们将sdb1改成ext4的格式
blkid /dev/sdb1 查看没有挂载的分区
mkfs.xfs -f /dev/sdb1 格式化成xfs格式,这里我们就不格式化了,centos 7不支持能格式化成xfs的磁盘
2、磁盘格式化(下)
mkfs.ext4 等于 mke2fs -t ext4(不支持xfs,需要配置)
mke2fs -b 8192 /dev/sdb1 -b指定块大小
df –T 可以显示系统格式(xfs等)
mke2fs -t ext4 /dev/sdb1 4个块对应一个inodes
mke2fs -i 8192 -t ext4 /dev/sdb1 -i指定多少个字节指定一个inodes
3,磁盘挂载
- 使用
mkfs.xfs /dev/sdb
挂载使用mount /dev/sdb1 /mnt
umount /dev/sdb1 代表卸载挂载点
umount -l /dev/sdb1 强制卸载挂载点,不再举例
Mount命令详解如上
挂载好之后,配置系统启动文件:
vi /etc/fstab 系统启动默认挂载那些分区的配置文件
第一列 设备号
输入blkid可以看到设备号
这时候可以看到,已经挂载在/mnt/上了,大功告成!
扩展知识:
扩展新的分区技术:GPT分区格式,突破了这些限制,它没有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之分,在一块磁盘上最多可以分1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