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了解GC垃圾回收机制
两种情况触发:
①程序调用System.gc,
②系统自身来决定GC触发的时机:当Eden区和From区内存不足时,触发GC
操作的对象:
通过可达性分析法无法搜索到的对象和可以搜索到的对象。对于搜索不到的对象进行标记。
如何回收
分代收集算法:对于新生代采用复制算法,老年代采用标记整理算法
复制算法:
优点:运行高效且不容易产生内存碎片
缺点:内存空间只能使用一半
当GC线程启动时,会通过可达性分析法把Eden区和From Space区的存活对象复制到To Space区,然后把Eden Space和From Space区的对象释放掉。当GC轮训扫描To Space区一定次数后,把依然存活的对象复制到老年代,然后释放To Space区的对象。
标记整理算法:
优点:解决了复制算法只能使用一半内存空间的缺点
补充
对于用可达性分析法搜索不到的对象,GC并不一定会回收该对象。要完全回收一个对象,至少需要经过两次标记的过程。
第一次标记:对于一个没有其他引用的对象,筛选该对象是否有必要执行finalize()方法,如果没有执行必要,则意味可直接回收。(筛选依据:是否复写或执行过finalize()方法;因为finalize方法只能被执行一次)。
第二次标记:如果被筛选判定位有必要执行,则会放入FQueue队列,并自动创建一个低优先级的finalize线程来执行释放操作。如果在一个对象释放前被其他对象引用,则该对象会被移除FQueue队列。
引用计数法:假如两个对象互相引用,但是当对象已经不可访问时,计数器仍然存在,导致对象不可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