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孤岛探讨及解决思路(一)
问题
讨论到信息化孤岛,那么我们就会想到应用软件、系统,整个信息化体系始终是由不同的应用软件,应用系统组成的,那么我们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应用,什么是解决方案,什么是规划?延伸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做整体解决方案、规划呢?
讨论
针对这些问题,小伙伴们进行了如下,有些发散但有益的讨论:
我的理解是,简单的说,应用就是一个给用户使用的业务系统,它能够为他的工作带来帮助。为什么需要解决方案呢,肯定是用户遇到了问题或者面临的一些挑战,需要去解决,就需要提供一个解决的办法,也就是需要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我觉得解决方案里面就已经包含了一些规划之类的内容,想要把这个事情做好,需要有个步骤比如从什么开始做起,然后中间怎么做,等等,这是我理解的规划。为什么需要解决方案和规划?一般情况下,用户可能不是一个白纸,那么提供的方案、规划,他也得看这个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对他来说,他得去检查这个整个项目是否具备可行性,是否合理,需要通过方案来判断服务商是不是具有足够的实力,同时也是对一个服务提供商的考核。
把某事件或流程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即为应用;结合用户实际需求,如何通过合理的计算机语言去实现某应用即为方案;如何使用户的所有应用构建在最合理架构之内叫规划。至于为什么需要方案和规划,因为需要制定规则及目标,以便管理。
应用是手机电脑各种工具上的软件,包括各类app和游戏;解决方案是对项目发生的问题的处理办法,还有就是在项目进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而规划,我觉得规划应该就是计划,就是想清楚要做什么,以后怎么发展还有难点什么的,我觉得做规划应该是要分长期短期的,短的几个月长的三五年这样子,定一个大方向,然后朝大方向发展,我理解是这样的。我认为做方案是为了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会手忙脚乱;做规划是为了不偏离大方向,也会尽量避免让项目变得华丽而臃肿,拖慢进度。
应用:即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或日常使用的流程;解决方案:由若干个应用组成,且包含如何去实现单个应用的功能,如何将若干个应用排列组合,以实现效能最大化,满足客户现在以及将来可能的需求;规划:可以将其视为一个时间段,从项目开始到结束,合理的安排每一个节点的工作,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总的来说,解决方案包含应用,规划服务于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能方便用户了解自身的资源,既能有效整合现有资源,也能激发用户思路,挖掘潜在的可利用资源。通过资源的整合,可以做出符合现有及未来需求的方案。
规划,可以让用户充分掌握解决方案落地的各个节点,随着规划进程的深入,提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优化规划。对于我们,规划可以细化解决方案的细节,由大的规划,落实到每一个小规划,这样有利于我们掌控项目进程。规划越细,越能规避风险,利于解决方案的有效落地。
1、什么是应用?
具备一个核心功能点,并能够通过其他类别的功能,使核心功能更加完善,这些功能的集合就称作是应用,通常以软件为具体表现。
2、什么是解决方案?
以客户的日常业务场景为基础,通过将软件应用、硬件以及各类综合条件相结合,而制定的一整套提升业务效率、解决既有问题的方法。
3、什么是规划?
我个人理解呢,简单来说,规划是中长期比较长远全面的计划,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几十年,规划还是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合理安排。
从关系上看,规划>解决方案>应用
解决方案出发点还是客户当前及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后,能够尽可能地解决业务上的问题。当然,对我们来说,解决方案也能引导出客户业务上的新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了,在发展过程中也会慢慢衍生出更多的问题,促使我们发掘更多的项目机会。
规划则是针对业务中长期发展而做的计划,客户与我们的目的在根本上其实是一致的,求发展,当然我们的方向应该是随着客户的发展而发展。做规划能确保发展的方向在计划上不偏离,也能够提前应对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防范风险。
什么是应用?
结合到我们网络IT行业上其实就是指应用软件、业务服务,是需要借助于平台或系统来提供给用户去使用的软件或服务。
什么是解决方案?
定位好问题或目标所在,找出能帮助解决此问题或目标的方法。
重点在要怎样去做,而不是要做成怎么样。
什么是规划?
规划我的理解就是解决一个问题不能只看眼前,要从整体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相关布局,形成一个全面的愿景。也是一个完备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重点。
我的理解,用户、不一定都是行业的一个发展的专家,可能知道几个要做的内容,或者是想要做什么应用,但是想要更专业一些,他们需要有专家去帮他们做规划,去做解决方案,来引领他们,让他们更好、更清晰的明白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当然,成为专家也需要服务提供商自己努力、发展。
规划解决想要做什么的问题,解决要不要做,区分那些能做和不能,现在做还是以后做,是否具有延续性;解决方案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把规则中能做和现在要做的问题落地,变成可实施的方案;应用解决用户怎么用的问题,应用的好坏在于能否解决现实的需要和问题,从而验证解决方案是否可行,规划是否合理;
我举个例子来说,假设公司要提升业绩,那么需要一个整体的规划,其中一个子规划是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那么我们的目标是提升每个人的工作效率,我们先来区分:
现在能做的:让大家按时上班,按时完成工作。。。。(物理手段);
以后想做的:让大家养成一个氛围,形成共同的企业文化(精神手段)。
接着我们来做一个解决方案:
那我们先做我们现在能实现的事情的解决方案吧,就是建立一个考勤制度;
这个考勤制度就包含了几个应用,打卡应用,考核应用,奖惩应用。
接着我们就要去实现那几个应用。
而为什么要做解决方案,从工程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目标是一个应用去解决一个问题,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和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我们一个解决方案里可能会包含很多个应用,那么解决方案就是从整体的视角多维度去考虑用户的需求。
那么为什么要做规划?就向我们的案例说提出的,我们的目标是提升工作效率,那么打卡不是唯一的手段,但确实目前我们能最简单,成本最低,最容易落地的手段,是为了培养员工的工作习惯和时间观念等等。
从长期规划来说,如果员工的自主意识提示了,那么我们会淡化这个手段,甚至换别的工作模式。所以,我们只有做好规划,才能知道我们现在做到了哪一步,离我们的长期目标还有多远,我们是否还需要别的手段来辅助我们达成目标。
什么是应用,我的理解是,应用是为解决用户特定问题的某个软件产品;
解决方案,就是为了解决用户的问题而制定的实施方法,由一些特定的项目要素构成;
规划,我的理解是,统筹计划解决方案的实施,使解决方案有效落地,包括对各类资源的准备要求。
规划,主要是做好项目分步实施的计划,明确当前可实施部分,后续再实施部分;这就涉及前瞻性、统筹考虑的问题,用户需要了解其合理性、前瞻性,如果规划落后,后续再重复建设浪费成本,用户肯定很关心;
解决方案,把解决用户问题的软件产品有效落地,需要合理的实施方法,这就需要完善的解决方案约束和指导,助推项目实施。
我自己的理解:应用就是用计算机来处理事务的软件;解决方案是针对具体需求而设计的一系列手段;规划是为了实现一个大目标而做的分阶段小目标计划。
有问题需要解决,就需要做解决方案。目标太大,靠一两个解决方案难以完成,就需要分阶段逐步实现,就需要规划。
观点
对于应用、解决方案、规划,他们的主要的区别:
应用和解决方案,应用偏重于局部,解决方案更偏重于全局(当然也可以说应用也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但一般没有必要);常说的应用更像一个工具,有大有小,相互独立,而解决方案可以面向业务设计,因为考虑了全局的工作,当然也相对更适合纵横交错的灵活的业务逻辑,由各个互有联系的应用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
规划跟解决方案差不多的,但规划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将来的应用该怎么做,放在哪里,要符合什么规则,会不会打乱部署是比较重点的考虑,这一点发展、方向是规划很重要的部分。
对用户来说,正是一个个应用、工具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了,一个个的面向局部设计的软件无法成为全局工具,更谈不上发展需要(基于云、大数据的智慧型信息中心),所以就需要解决方案、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