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笔记-2019.11.23
ApplicationContextAware的作用
自增ID:对于数据敏感场景不宜使用,且不适合于分布式场景。
GUID:采用无意义字符串,数据量增大时造成访问过慢,且不宜排序。
雪花算法:
算法描述:
最高位是符号位,始终为0,不可用。
41位的时间序列,精确到毫秒级,41位的长度可以使用69年。时间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可以根据时间进行排序。
10位的机器标识,10位的长度最多支持部署1024个节点。
12位的计数***,***即一系列的自增id,可以支持同一节点同一毫秒生成多个ID序号,12位的计数***支持每个节点每毫秒产生4096个ID序号。
snowflake的结构如下(每部分用-分开):
0 -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 - 00000 - 00000 - 000000000000
第一位为未使用,接下来的41位为毫秒级时间(41位的长度可以使用69年),然后是5位datacenterId和5位workerId(10位的长度最多支持部署1024个节点) ,最后12位是毫秒内的计数(12位的计数顺序号支持每个节点每毫秒产生4096个ID序号)
一共加起来刚好64位,为一个Long型。(转换成字符串后长度最多19)
函数式接口
有且仅有一个抽象方法,Object的public方法除外。
Flux 和 Mono 是 Reactor 中的两个基本概念。Flux 表示的是包含 0 到 N 个元素的异步序列。在该序列中可以包含三种不同类型的消息通知:正常的包含元素的消息、序列结束的消息和序列出错的消息。当消息通知产生时,订阅者中对应的方法 onNext(), onComplete()和 onError()会被调用。Mono 表示的是包含 0 或者 1 个元素的异步序列。该序列中同样可以包含与 Flux 相同的三种类型的消息通知。Flux 和 Mono 之间可以进行转换。对一个 Flux 序列进行计数操作,得到的结果是一个 Mono对象。把两个 Mono 序列合并在一起,得到的是一个 Flux 对象。
sleep ,释放cpu资源,不释放锁资源,如果线程进入sleep的话,释放cpu资源,如果外层包有Synchronize,那么此锁并没有释放掉。
wait,释放cpu资源,也释放锁资源,一般用于锁机制中 肯定是要释放掉锁的,因为notify并不会立即调起此线程,因此cpu是不会为其分配时间片的,也就是说wait 线程进入等待池,cpu不分时间片给它,锁释放掉。
(wait用于锁机制,sleep不是,这就是为啥sleep不释放锁,wait释放锁的原因,sleep是线程的方法,跟锁没半毛钱关系,wait,notify,notifyall 都是Object对象的方法,是一起使用的,用于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