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学院《从零开始手写VIO》作业1
目录
1.VIO文献阅读
1.1 视觉与 IMU 进行融合之后有何优势?
PPT中各自优劣:
方案 | IMU | 视觉 |
---|---|---|
优势 | 快速响应; 不受成像质量影响; 角速度普遍比较准确; 可估计绝对尺度 |
不产生漂移; 直接测量旋转与平移 |
劣势 | 存在零偏; 低精度 IMU 积分位姿发散; 高精度价格昂贵 |
受图像遮挡、运动物体干扰; 单目视觉无法测量尺度; 单目纯旋转运动无法估计; 快速运动时易丢失 |
以下摘自《视觉 SLAM 十四讲》:
- IMU虽然可以测得角速度和加速度,但这些量都存在明显的漂移(Drift),使得积分两次得到的位姿数据非常不可靠。好比说,我们将IMU放在桌上不动,用它的读数积分得到的位姿也会漂出十万八千里。但是,对于短时间内的快速运动,IMU能够提供一些较好的估计。这正是相机的弱点。当运动过快时,(卷帘快门的)相机会出现运动模糊,或者两帧之间重叠区域太少以至于无法进行特征匹配,所以纯视觉SLAM非常害怕快速的运动。而有了IMU,即370第14讲SLAM:现在与未来使在相机数据无效的那段时间内,我们还能保持一个较好的位姿估计,这是纯视觉SLAM无法做到的。
- 相比于IMU,相机数据基本不会有漂移。如果相机放在原地固定不动,那么(在静态场景下)视觉SLAM的位姿估计也是固定不动的。所以,相机数据可以有效地估计并修正IMU读数中的漂移,使得在慢速运动后的位姿估计依然有效。
- 当图像发生变化时,本质上我们没法知道是相机自身发生了运动,还是外界条件发生了变化,所以纯视觉SLAM难以处理动态的障碍物。而IMU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运动信息,从某种程度上减轻动态物体的影响。
总而言之,我们看到IMU为快速运动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式,而相机又能在慢速运动下解决IMU的漂移问题——在这个意义下,它们二者是互补的。
整体上,视觉和 IMU 定位方案存在一定互补性质:
• IMU 适合计算短时间、快速的运动;
• 视觉适合计算长时间、慢速的运动。
同时,可利用视觉定位信息来估计 IMU 的零偏,减少 IMU 由零偏导致的发散和累积误差;反之, IMU 可以为视觉提供快速运动时的定位
视觉与IMU融合之后会弥补各自的劣势,可利用视觉定位信息来减少IMU由零偏导致的发散和累积误差;IMU可以为视觉提供快速运动时的定位,减少因为外界影响定位失败,同时有效解决单目尺度不可观测的问题
1.2 有哪些常见的视觉 +IMU 融合方案?有没有工业界应用的例子?
VINS (单目+IMU、双目+IMU)
OKVIS (单目+IMU、双目+IMU)
ROVIO (单目+IMU)
RKSLAM (单目+IMU)
ORB_SLAM-IMU(单目+IMU)
AR/VR,自动驾驶,无人机,手机、无人机拍照防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