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标与下标
上标命令是 ^{角标},下标命令是 _{角标}。当角标是单个字符时可以不用花括号(在 LaTeX 中,花括号是用于分组,即花括号内部文本为一组)。
f(x)⎩⎪⎨⎪⎧主观评价客观评价{仿生学的客观质量评价工程学的客观质量评价
x1∈X,x∈/X
∫−∞+∞x2
x12
x12
x22(n)
∗x∗ %(“!” 表示其前后字符之间无间隙)
x1
x12−x12−x22(2)−∗x∗
a=ba̸=ba≥ba≤b
求和:1∑n积分:∫1n极限:limx→∞
2.分式
输入较短的分式时,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斜线,譬如输入 (x+y)/2,可得到(x+y)/2 。
要输入带有水平分数线的公式,可用命令:\frac{分子}{分母}。
2x+y
1+211
2x+y 、1+211
3.根式
排版根式的命令是:开平方:\sqrt{表达式};开 n 次方:\sqrt[n]{表达式}
2<33
1+p1+a2
1+p1+a2
2<33 、
1+p1+a2 、
1+p1+a2
注意:上面第三个示例与第二个示例的区别,有时候 LaTeX 公式需要经过这样的微调会更美观。
4 求和与积分
排版求和符号与积分符号的命令分别为 \sum 和 \int,它们通常都有上下限,在排版上就是上标和下标。
k=1∑nk1
∑k=1nk1
∫abf(x)dx
∫abf(x)dx
微分符直体:∫abf(x)dx
在数学模式中,TEX 根据上下文选择字体大小。例如,上标会排版成较小的字体。如果你想要把等式的一部分排版成罗马字体,不要用\textrm 命令,只因\textrm 会暂时切换到文本模式, 而此时字体大小切换机制将不起作用。使用\mathrm 来保持字体大小切换机制的正常惊讶。
k=1∑nk1 、\sum_{k=1}^{n}\frac{1}{k} 、∫abf(x)dx 、∫abf(x)dx 、∫abf(x)dx
5.公式中的空格
LaTeX 能够自动处理公式中的大多数字符之间的空格,但是有时候需要自己手动进行控制。
紧贴 ab
没有空格 ab
小空格ab
中等空格 ab
大空格 a b
quad空格$ $a\quad b$4
两个quad空格 ab
6 公式中的定界符
这里所谓的定界符是指包围或分割公式的一些符号
( %(
) %)
[ %[
] %]
{ %{
} %}
∣ %|
∥ %||
7 矩阵
对于少于 10 列的矩阵,可使用 matrix,pmatrix,bmatrix,Bmatrix,vmatrix 和 Vmatrix 等环境。
1324
(1324)
[1324]
{1324}
∣∣∣∣1324∣∣∣∣
∥∥∥∥1324∥∥∥∥
8 排版数组
当矩阵规模超过 10 列,或者上述矩阵类型不敷需求,可使用 array 环境。该环境可把一些元素排列成横竖都对齐的矩形阵列。
\mathbf大写控制符,**\表示换行,{ccc}**表示列样式。array 环境也可以用来排版这样的表达式,表达式中使用一个“.” 作为其隐藏的\right 定界符。
X=⎝⎜⎛x11x21⋮x12x22⋮……⋱⎠⎟⎞
\left( )\right 为大括号,否则为
X=(x11x21⋮x12x22⋮……⋱)
⋯+⋯−⋮=⋱
(1324)
方法一:
f(x)=⎩⎪⎪⎨⎪⎪⎧xyz===cos(t)sin(t)yx
方法二: FHLLC=⎩⎪⎪⎨⎪⎪⎧FLFL∗FR∗FR0<SLSL≤0<SMSM≤0<SRSR≤0
方法三: f(x)={01x=0x!=0
LATEX还有很多的数学符号,整理了下表格,可下载参考。










参考:
1、https://www.cnblogs.com/houkai/p/3399646.html
2、https://blog.****.net/lanchunhui/article/details/4972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