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备考笔记:引论部分(一)
第一部分引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P1~P68页内容。
一、项目
定义: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
特点:
1、 目标性
2、独特性(项目创造的可交付成果是独特的,所以导致项目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3、临时性(项目的过程是临时的,但临时并不意味着时间短)
4、渐进明细性(随着项目的进展信息越来越详细具体、估算越来越准确)
意义
1、项目驱动变革(组织从当前状态到未来状态)
2、项目创造商业价值
1)、有形效益(货币资产、固定设施、股东权益、物品器材)
2)、无形效益(商誉、品牌认知度、公共利益、商标等)
启动背景
1、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要求
2、满足相关方的要求或需求
3、执行、变更业务或技术战略
4、创造、改进或修复产品、过程或服务
二、项目管理
1、创造价值的主要方式
1)、定义: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的要求。
2)、有效的项目管理(达成业务目标、满足相关方期望、提高可预测性、提高成功的概率、在适当的时间交付正确的产品等等。
3)、缺乏项目管理(超过时限、成本超支、质量低劣、返工、项目范围扩大失控、组织声誉受损、相关方不满意等)
三、项目、项目集、项目组合与运营
**项目集:**把事情做正确,获得分别管理项目集组成部分所无法实现的利益控制。是一组相互关联且被协调管理的项目、子项目集和项目集活动。项目集重点关注项目间的依赖关系,找到管理这些依赖关系的最佳方法。
**项目组合:**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管理的项目、项目集、子项目组合和运营工作。做正确的事,实现战略目标。不一定彼此依赖或相关。
运营:运营是支撑日常业务,实现业务战略和战术目标的手段。
1、运营与项目区别
2、存在交叉点
1)、在新产品开发、产品升级或提高产量时
2)、在改进运营或产品开发流程时
3)、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阶段
4)、在每个收尾阶段
四、组织级项目管理
OPM指为实现战略目标而整合项目组合、项目集和项目管理与组织驱动因素的框架。
OPM旨在确保组织开展正确的项目并合适的分配关键资源
OPM有助于确保组织的各个层级都了解组织的战略愿景、支持愿景的举措、目标及可交付成果
本文来自《每天一小时,两月过PMP》课程讲义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