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系统分析
第一节 系统分析的概述
一、系统分析的概念
系统分析是应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把复杂的对象分解为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基本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结构化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应该遵循系统化和结构化的工作思路来进行,也就是先逻辑模型设计再物理模型设计的工作步骤。
逻辑模型是呈现在用户和系统开发人员面前的对系统目标、功能及其关系的描述;物理模型是为了完成系统功能的要求,确定合适的计算机处理方法和计算机总体结构及系统配置
二、系统分析的目的
系统分析的对象是现行系统,目的是在充分认识原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可行性分析、业务流程分析和数据流程分析等手段,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最后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即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简单来说,系统分析就是分析用户和市场的需求和要求。
在系统分析中,应该首先明确新系统和原系统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认为原系统一无是处的观点应给予更正,拟建的信息系统既要来源于原系统,又要高于原系统。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详细调查,将所得的文档资料集中到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
因此,系统分析的目的是将用户的需求及解决方法确定下来,以便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三、系统分析的原则
1.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分开考虑原则
2.系统研制人员与用户相互沟通,满足用户要求原则
3.采用结构化分析原则
4.尽量提升系统功能原则
5.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相结合原则
6.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原则
7.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四、系统分析的特点
1.图形工具应用较多
2.“自上而下”工作
3.重视逻辑模型的建立而不是物理实现
4.强调文档资料的管理
5.分析内容复杂程度较高
6.面向组织管理问题
7.追求的是有限目标
五、系统分析的内容
(1)可行性分析
(2)业务流程分析
(3)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4)创建数据字典
(5)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
(6)提出系统分析报告
第二节 可行性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的原则
(1)经济性原则
(2)效益性原则
(3)可靠性原则
(4)可比性原则
二、可行性分析的方法
(一)净现值法
净现值法又称“财务净现值法”。运用净现值法分析可行性方案,可使评价更加符合实际。
净现值法是将项目建设期和投产期发生的资金流入量和资金流出量,都按折现系数换算成现值收入和现值支出,然后对比现值收入和现值支出,来评价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投资财务收益。
净现值法的优点是考虑了项目整个寿命期的收益和资金的时间价值。它的缺点是难以确定贴现率。同时,净现值仅说明设定贴现率折算的资金流量,反应不出项目确切的收益率。
(二)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法又称“投资返本年限”,是指从项目开发之日起,用项目各年的净资金流量将全部投资回收所需的年限。
三、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一)经济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的核心是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
经济效益应综合考虑,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
(1)应该全面考虑开发过程所涉及的技术问题
(2)尽可能采用成熟技术
(3)慎重采用先进技术
(三)人力资源可行性分析
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还必须考虑到人员的抵触情绪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妨碍程度。
(四)管理可行性分析
管理可行性是指管理人员对开发应用项目的态度和管理方面的条件。
(五)操作可行性分析
操作可行性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
四、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
按照以下个格式撰写
可行性分析报告反映了系统研制人员对系统的看法。
如果可行性报告通过了,那它就成为一个正式文件,文件中确定的系统目标和范围就成为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