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自控原理专栏】

C 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什么是二阶系统?
以二阶微分方程作为运动方程的控制系统,称为二阶系统。
其结构图为: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其中K为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 T为时间常数。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为了分析方便,将系统的传递函数改写成如下形式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其中,ζ=12TK\zeta=\frac{1}{2\sqrt{TK}}称为阻尼比wn=KTw_n=\sqrt{\frac{K}{T}}称为无阻尼自然振荡角频率,(简称为无阻尼自振频率

ζ\zetawnw_n是决定二阶系统动态特性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二阶系统的性能分析和描述,基本上是通过这两个体现其特征的结构参数来表示的。

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它的两个根为 :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二阶系统特征根(即闭环极点)的形式随着阻尼 比 ζ\zeta取值的不同而不同。


C.a 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设系统的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则 系统输出响应的拉氏变换表达式为 :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可以得到: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其中s1s2s_1,s_2是系统的闭环极点,因为当阻尼比ζ\zeta属于不同取值范围时,二阶系统的闭环极点在s平面上的位置就不同,其时间响应也对应地有不同的运动规律。

C.a.a 过阻尼(ζ\zeta > 1 )的情况

系统具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数极点 :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数对应于s平面负实轴上的两个不等实极点,此时称该系统为过阻尼系统
零初始条件下: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稳态分量为1,瞬态分量包含两个衰减指数项,曲线单调上升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单调上升,既无超调,也无振荡。
  • 单位阶跃响应的稳态分量与输入信号相同,因此无稳态误差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分析:当ζ>>1\zeta>>1时,由于极点s2s_2s1s_1距虚轴远得多,故es2te^{s_2t}es1te^{s_1t}衰减快的多,可将二阶系统近似成一阶系统来处理。

C.a.b 临界阻尼 (ζ=1\zeta=1)的情况

s1,2=wnζs_{1,2}=-w_n\zeta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零初始条件下: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 系统的输出响应无超调、无振荡,由零开始单调上 升,最后达到稳态值1,不存在稳态误差。
  • ζ=1\zeta=1是输出响应的单调和振荡过程的分界,通常称为临界阻尼状态。

C.a.c欠阻尼(0<ζ<10<\zeta<1)的情况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wd=wn1ζ2w_d=w_n\sqrt{1-\zeta^2}称为阻尼自振频率,此时该系统为欠阻尼系统。

零初始条件下: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系统的稳态响应为1,瞬态分量是一个随时间t的增 大而衰减的正弦振荡过程。振荡的角频率为 wdw_d,它取决 于阻尼比ζ\zeta和无阻尼自然频率wnw_n若闭环极点远离实轴,则振荡频率大。衰减速度取决于ζwn\zeta w_n的大小,闭环极点远离虚轴,则衰减速度加快。此时系统工作在欠阻尼状态。输出响应 如图所示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C.a.d 无阻尼( ζ=0\zeta=0)的情况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该系统为无阻尼系统。
零初始条件下: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系统的输出响应是无阻尼的等幅振荡过程,其振荡频率为wnw_n,而且响应曲线没有稳态,但又不发散,因此称为临界稳定。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C.a.e 二阶系统响应情况总结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从振荡程度看,ζ\zeta越小,响应特性振荡 得越厉害,随着ζ\zeta增大到一定程度,响 应特性变成单调上升。
从振荡程度看,ζ\zeta越小,响应特性振荡 得越厉害,随着ζ\zeta增大到一定程度,响 应特性变成单调上升。

结论:随着ζ\zeta增大,振荡程度越来越小,过渡过程所需时间越长。综合考虑过渡过程 时间和振荡的程度,一般希望二阶系统工作在ζ=0.40.8\zeta=0.4~0.8的欠阻尼状态,此时系统的过 渡过程时间比临界阻尼时更短,而且振荡特性也并不严重。 工程实际中,通常选取: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频率 wnw_nwdw_d的物理意义。
wnw_n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此时系统输出为等幅振荡。
wdw_d——阻尼振荡频率。系统输出为衰减正弦振荡过程。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在不同的阻尼比时,二阶系统的响应具有不 同的特点。因此阻尼比 ζ\zeta是二阶系统的重要特征参数。
若选取wntw_nt为横坐标,可作出不同阻尼比时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 ζ\zeta越小,响应特性振荡得越厉害, 随着ζ\zeta增大到一定程度,响应特性变成单调上升的。
  • 系统无振荡时,以临界阻尼时过 渡过程的时间最短,此时,系统 具有最快的响应速度。
  • 系统在欠阻尼状态时,若阻尼比 在0.4~0.8之间,则系统的过渡 过程时间比临界阻尼时更短,此 时振荡特性也并不严重。

ζ 一般希望二阶系统工作在ζ=0.4 0.8\zeta=0.4~0.8的欠阻尼状态下, 通常选取ζ=12\zeta=\frac{1}{\sqrt{2}}作为设计系统的依据。


C.b 二阶系统瞬态性能指标

系统在欠阻尼情况下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接下来将讨论以下关系: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C.b.a 上升时间t

响应曲线从零开始上升,第一次到达稳态值所需的时间,称为上升时间。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要使系统响应速度加快,必须减小trt_r,当阻尼比ζ\zeta一定时,wnw_n必须增大;若wnw_n为固定值,则ζ\zeta越小,trt_r也越小。

C.b.b 峰值时间tpt_p

响应曲线C(t)从零开始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时间,称为峰值时间。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可见,当 阻尼比ζ\zeta一定时,wnw_n越大,tpt_p越小,反应速度越快。由于wdw_d是闭环极点虚部的数值,wdw_d越大, 则闭环极点到实轴的距离越远,因此,也可以说峰值时间tpt_p与闭环 极点到实轴的距离成反比。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C.b.c 超调量σ\sigma

在响应过程中,输出量C(t)超出其稳态值的最大差量与稳态值 之比称为超调量。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上式表明, σ\sigma只是ζ\zeta的函数,与 wnw_n无 关,ζ\zeta越小 ,则σ\sigma越大。当二阶系统的阻 尼比 ζ\zeta确定后,即可求得对应的超调量 σ\sigma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C.b.d 调节时间tst_s

响应曲线到达并停留在稳态值的 ±5%\pm5\%(或±2%\pm2\% )误差范围内所 需的最小时间称为调节时间(或过渡过程时间)。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通常认为指数衰减到0.05或0.02时,过渡过程即结束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0<ζ<0.9000<\zeta<0.900时,调节时间tst_s可以近似为: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可以近似认为调节时间与闭环极点到虚轴的距离成反比。在设计系 统时,ζ\zeta通常由要求的超调量所决定,而调节时间tst_s则由自然振 荡频率 wnw_n 所决定。即在不改变超调量的条件下,通过改变 wnw_n的值 可以改变调节时间。

C.b.e 振荡次数N

响应曲线在 0~ts时间内波动的次数称为振荡次数。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振荡次数只与阻尼比ζ\zeta有关。

结论:
阻尼比ζ\zeta和无阻尼自振频率 wnw_n是二阶系统两个重要特征参 数,它们对系统的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例题: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
(十)【自控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